当好“定风波”里的赶考人

2024-05-24 10:23 来源:光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当好“定风波”里的赶考人

2024年05月24日 10:23   来源:光明网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名单,苏东坡的故居—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名列其中。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年轻干部要善于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从苏东坡身上汲取智慧营养,从他的诗词中领悟人生真谛,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踔厉前行。

  永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纯洁本色,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中提升个人理论学习素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苏东坡擅长诗文词书画,是位才华横溢的“全能冠军”,可是他并非什么“天纵之才”,而是从小读书就极为刻苦,每天都是挑灯夜读,反反复复地背诵、一遍一遍地抄写,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著书不复窥园葵”“读《易》至韦编三绝”。年轻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用“挤”来对付“忙”,挤出时间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党章党史党纪法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还要有钻的韧劲,钻得愈深,方得真知,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复学、经常学、及时学,在“学思践悟、勤学善读”中不断提升处理工学矛盾的能力。

  永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赤诚底色,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中增强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纵观苏东坡一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在地方为官时,都始终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民本情怀,利民以厚民生,惠民以暖民心,如凤翔赈灾、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等,正因为有着如此的为官之道,使他成为名垂青史的百姓之友、天下之师。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常思富民之策,常念百姓之需,常做利民之事,坚持践行“一线工作法”,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问题,掏出“心窝子”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民众痛点、治理难点、政策堵点,在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过程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永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实干成色,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锤炼担当作为真本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廉政惠民,在黄州,他救溺婴、修古迹、兴商业;在惠州,他建桥梁、引技术、促农业;在儋州,他劝耕种、推中医,谋教育,苏东坡通过自己的真抓实干,为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年轻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动真碰硬,攻坚克难,摸准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吃透制约发展的瓶颈短板,一步一个脚印,沉下心来抓落实,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担当精神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开拓进取,敢作敢为,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优势工作做成精品,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张驰)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