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25-11-17 07:24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饶春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图片频道 > 高清大图 > 正文

图片故事|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25年11月17日 07:24   来源:新华网   

11月12日,在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赛音巴特尔护边驿站,乌云吉日嘎拉在“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中演奏马头琴。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广袤的草原上,悠扬的马头琴声在晨雾中回荡。乌云吉日嘎拉熟练地调试琴弦,准备新一天的演出。作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一名马头琴手兼呼麦演员,他已随队工作十三年,足迹遍布旗里的7个苏木和58个嘎查。

“只要有牧民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舞台。”乌云吉日嘎拉说。初冬的清晨,他和队员们将乐器、音响装上流动舞台车,驱车来到上百公里外的赛音巴特尔护边驿站,为这里的护边员和牧民们送上文艺演出。

68年前的冬天,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嫩芽”。那时,演员们骑着马,拉着大篷车,把节目送进边疆牧区的蒙古包里。如今,一代代演员接过前辈手中的旗帜,传承“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使命。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嫩芽”正在成长。额斯妮勒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最年轻的舞蹈演员。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大草原,成为乌兰牧骑的一员。

“我的很多同学去了大城市,而我的选择是大草原。我是牧民的孩子,要把舞跳给牧民朋友们看。”额斯妮勒说。如今,她不仅随队下乡演出,还常常走进小学,教孩子们跳舞,讲乌兰牧骑的故事。

从大篷车到流动舞台车,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始终坚守在草原深处,把文艺的种子撒进牧民心中,也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新的希望。

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责任编辑:饶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