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故事|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的人类“老师”

2025-11-14 07:13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饶春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图片频道 > 高清大图 > 正文

新职业故事|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的人类“老师”

2025年11月14日 07:13   来源:新华网   

10月24日,张鸿伟在合肥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区域内与“夸父”机器人合影。

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机器人敲响青铜乐器,机器人“夸父”传递全运会火炬,进博会里上演机器人格斗擂台赛……人形机器人已从科幻作品逐渐走入人们生活,这离不开机器人的“老师”——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

今年26岁的张鸿伟是合肥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他介绍,人形机器人可以识别和感知真实环境,并自主通过计算进行判断和行动决策进而完成指令,同时不断学习迭代,即所谓的“具身智能”。

目前,张鸿伟正在“教”公司的“夸父”机器人进行工业生产工作。他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拆解成机器人能“理解”的代码,再利用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运行;反复调试至运行良好后,再将代码部署到实体机器人上,在实验室进行真实环境模拟测试。如果机器人的行动出现错误,他和同事要通过运行数据查找原因,一起修复问题。经过反复测试调整,机器人运行稳定后,就可以到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部署,测试使用。张鸿伟作为工程师也会到场,向客户交付并指导使用。

张鸿伟介绍:“‘夸父’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工厂投入使用,但由于人形机器人工业化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的阶段,目前主要进行搬运、拣选、拿移等工作。”在实际工厂环境下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他们需要不断分析问题,再不断地迭代,让机器人更适应工厂的要求。由于双足人形机器人更适配人类工作的物理环境,张鸿伟相信,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年人社部公示,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项新职业。经过3年的发展,机器人的形态、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行业内涌现出更多、更细分的新职业。各地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浪潮,合肥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构建全链条研发制造体系,目前已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并建设相关科研平台和研发机构。

社会的发展与政策的支持,让新兴行业的年轻人更有信心。“不断发现、解决问题,通过反复努力,最终实现能让机器人代替人做一些危险和繁重的工作。这是这份工作的乐趣所在,也让我很有成就感。”张鸿伟说。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责任编辑:饶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