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曾来过的生态移民村,现在大变样了!

2017年08月21日 20:4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长江源村村口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来到了一个海拔3000米的藏族村庄,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并与村民亲切交谈,令当地干部群众倍受鼓舞。

  这个藏族村庄便是位于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如今的生态移民新村长江源村。

  一年了,这个移民村有何变化?村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变化?8月中旬,《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了长江源村。

  ↑新修的村大门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新修的村大门具有浓郁的藏族村元素,村道路两旁是一个文化长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标语十分醒目。

  ↑长江源村的文化长廊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记者从文化长廊上的介绍了解到,长江源村原本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村”。平均海拔4700米,距市区420公里,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条件艰苦。2004年11月,世代生活在这里的128户409名藏族牧民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卖掉牲畜搬迁到现在的地方,建起了美丽的生态移民新村。经过13年的发展,现在的长江源村已经有247户共572村民。

  ↑整洁的村容村貌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作为长江源村整个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64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精神矍铄。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源村时,就是更尕南杰在旁介绍情况。回忆起去年的8月22日,更尕南杰仍然十分激动,“能跟总书记握手,这是我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太难忘了”。

  更尕南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生态移民之前,他们生活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我们现在过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更尕南杰说。刚搬下来的时候,很多牧民心里也有很多顾虑,不愿意放弃原来的生产资料,对搬下来以后的生活“心里没底”。13年过去了,牧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2016年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0943元,搬迁牧民的生活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移民村盖起了一幢幢新楼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在生态移民新村记者看到,这里的生活物资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很丰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街道干净整洁,连片纸屑都没有。更尕南杰介绍,每个星期六村民分成三个组打扫卫生,村里也设有专门的保洁员,保持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唐古拉山镇为民服务点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宽阔敞亮的房子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主人李新告诉记者,全家2004年搬到移民新村,政府分了两室一厅总共6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又额外扩建了43平方米的客厅。房间里,电脑、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齐全,卫生间和厨房也很现代化,他们已经习惯了烧煤气做饭,最近更是装上了天然气管道,马上就能通气。“我的两个女儿都当上了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每月有1800元工资,此外还有草原生态奖补金、取暖燃料补助、打工收入等。去年家里买了新的越野车,生活越来越好。”李新高兴地告诉记者。

  ↑长江源村村民李新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源村视察时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我们始终牢记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群众的事办好办扎实,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赵守元告诉记者,“群众从高海拔艰苦地区搬迁到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医疗、就业、教育等各方面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过去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实现了,牧民对新生活适应得很好,甚至连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给牧民进行烹饪培训,如今他们也会炒菜、做米饭”。

  ↑长江源村村广场 经济日报记者周明阳 摄

  “我们搬下来了,野生动物就可以自由自在了。”更尕南杰说,沱沱河草原以前是一片荒漠,现在已经水草丰茂,野生动物遍布。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使草原生态得到大幅改善,草比以前高了,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也多了,村民们打心里觉得当初“背井离乡”的选择是值得的。

  “我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更尕南杰爽朗地笑着与记者挥手惜别。这个曾过着游牧生活的藏族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城市之中……(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