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电视剧综述

2007年10月08日 06:35   来源:人民日报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选工作,入选作品共68部,1800多集,是对3年多来我国电视剧创作成就的一次全面检阅。入选作品中,现实题材电视剧共38部,占一半以上,涉及社会生活领域广泛,主题多样而深刻,类型丰富而不乏创新。大多数作品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家庭伦理题材、青少年题材的电视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不俗表现。同时,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和军事题材佳作继续吸引着制作者和广大观众的眼球,其所表现的类型探索意识和效果均较明显。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大都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情瞩目,唤起了许多共和国同龄人的怀旧情怀,也引起了广大青少年观众的浓厚兴趣。类型探索意识及其效果在其他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也日益明显,体现了我国电视剧创作在审美形式方面愈益成熟,也预示了自觉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让主流价值观在好看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将成为今后我国电视剧创作和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一个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具体说来,今年入选的电视剧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题材多样,主题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成为主流。

    本次参评的电视剧在总体繁荣的格局下,呈现出题材多样、主题深刻的明显特点。尤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创作在继续成为主流的同时,农村题材、青少年题材和工业题材电视剧在数量与质量上出现了新的飞跃。

    我国电视剧的市场化改革相对起步较早,收视率和与之相关的广告收入,是电视节目可持续生产的一个重要机制。正是由于观众审美需求旺盛,近年来,家庭伦理电视剧、军旅剧、历史剧、青春偶像剧、情景喜剧等类型电视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提高,各类型本身已经相当成熟。与此同时,由于农村题材、青少年题材和工业题材电视剧在播出和收视率方面不占优势,创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曾导致这几类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发展缓慢。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十分明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众多新事物、新人物,包括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给电视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激情和灵感,许多电视制作单位出于社会责任感,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优势,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战略目标相结合,组织强大的编、导、演、摄、录、美主创班子,使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出现了令人可喜的进步。本届参评作品中,仅农村现实题材作品就有9部,占获奖作品总数的13%。其中,仅吉林一省就创作了《插树岭》、《圣水湖畔》和《都市外乡人》三部大型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并且都获得了广泛的影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本届获奖作品中青少年题材作品5部,占获奖作品总数的7%。以上两者相加共占参评作品总数的1/5。这在整个“五个一工程”电视剧作品的评选中是一个明显的飞跃,也是我国电视剧创作总体繁荣格局中的一个难以忽视的亮点。本次获奖作品中工业题材和改革题材作品(《西圣地》、《大工匠》、《铁色高原》、《海之门》)共4部,占总数的6%。上述农村题材、青少年题材和工业题材三类作品共占本次获奖作品总数的26%,超过1/4,这是近几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奖以来比较突出的一次。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社会政治大背景的变化,电视界更关注表现普通农民、普通工人和青少年的生活和塑造他们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趋势。同时,这几类题材的作品在主题深化、人物生动、故事好看方面也各有特色,广受观众好评。

    革命历史剧广受欢迎,个性化人物塑造成为创作共识。

    本次评选中参评的革命历史剧和历史剧作品共29部,占总数的43%。在这29部作品中,革命历史题材又占了2/3强,达20部,反映出革命历史自身充满了生动的戏剧性素材,尤其适合于长篇电视剧运用史实和艺术虚构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发挥艺术审美优势来赢得更多的观众。本次参评的革命历史剧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相当多的作品注重对传奇英雄人物进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殊个性的塑造,寓真实于传奇之中,将传奇与真实水乳交融,将革命历史真实本身就具有高度传奇性的生活逻辑加以电视剧的艺术化处理,使电视剧在符合历史真实的逻辑前提下变得更加好看。以便让革命历史剧中的主流价值观在观众兴趣盎然的观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许多这样的革命历史剧因此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观众耳熟能详的《恰同学少年》、《延安颂》、《亮剑》、《历史的天空》、《暗算》、《雄关漫道》等都是这样的例证。《亮剑》着力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军事奇才李云龙成长的故事。李云龙个性充满霸气,战斗勇敢,时有奇谋,所做之事似乎常常匪夷所思,但细琢磨又无一不符合其性格逻辑。例如他从鄙视上级派给他的“秀才”政委赵刚,到通过战斗实践佩服赵刚是文武双全的英雄,以至于在电话中假扮病危骗赵刚前来与冯楠相亲,令人啼笑皆非。《历史的天空》中刻画的从士兵成长为我军杰出将领的姜大牙,其性格甚至比李云龙更加“出格”。剧中许多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节堪为神来之笔,如姜大牙为赢得美丽的东方政委的爱情,竟然应东方政委近似玩笑的要求,用驳壳枪的枪管撅断了自己那颗有名的大牙,并真的赢得了美女政委的爱情。这种寓真实于传奇的细节反而使人物性格更加真实可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暗算》表现我国解放不久敌特活动猖獗的大背景下,我反间谍部门利用无线侦缉手段与敌台和敌特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着力塑造了一个勇敢智慧得有点鬼神莫测的特殊战线英雄的形象。用个性化细节塑造英雄人物成为革命历史剧最近两三年来征服观众的收视欲望并成功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常胜武器。《恰同学少年》中对青年毛泽东的塑造,尤其重视神似。扮演者谷智鑫作为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知名度不高的青年演员,努力准确把握革命伟人青年时期的精神世界,但又注意把握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平衡,着眼对当代青年观众的观影引导,把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追求真理的大志向,与剧本提供的诸多刻画人物性格的精彩细节相结合,如毛泽东与父亲的戏剧冲突及对母亲的情感依恋,与青年志同道合者的微妙的情感纠葛,同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界中的反动分子的充满个性的斗争等,谷智鑫都有出神入化的演绎和表现。从而与其他演员一道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革命伟人青年时期的形象,使这部革命历史剧充满新意,引人入胜。《延安颂》将许多过去文艺作品觉得不好表现的“难点”事件,变成了对塑造伟人个性能起到出神入化作用的艺术亮点。如写了“枪毙黄克功”事件,写了毛泽东因抢救运动的错误几次向干部们脱帽鞠躬道歉的事件,表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宽阔胸怀。这些个性化的细节刻画使对相关的伟人的塑造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三性”统一贵在创新,类型探索效果明显。

    我国的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三性统一”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进步。本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选的不少参评作品,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注意向思想和生活的深处开掘,同时,越来越注意对审美形式的自觉探索,尤其是对类型电视剧审美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在本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选的送评作品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重视和总结。例如,被称为“红色青春偶像剧”和“红色青春励志片”的特等奖作品《恰同学少年》,其运用青春偶像剧的类型电视剧技巧成功创作广受欢迎的革命历史剧的经验,就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借鉴使用的。一是尊重观众观影心理和观影需求,将言情剧及青春偶像剧的经验与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历史逻辑和历史人物性格可能性的基础上,在重视人物性格塑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青春偶像剧中“言情”元素对观众的心理吸引作用,创作精彩的故事,提高收视率,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受众面。二是要遵循青春偶像剧的独特创作及制作规律,大胆起用表演新人,争取更多的青少年观众,探索我国自己的青春偶像剧创作道路。三是发挥情节剧的经验表现当代现实生活的积极作用,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生活拍成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佳作。这方面前苏联影视艺术工作者把欧洲传统情节剧改造为社会主义情节剧的成功经验与我们目前的探索很相似。上世纪70年代一部著名的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就曾被公认为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情节剧电影。在当代电视剧创作中,许多不同的类型片经验常是交叉融合使用的,如把言情(爱情)片、惊险片、情景喜剧、动作片、军事片等各种类型经验巧妙地糅杂在一部作品中,以使作品更加好看。《亮剑》、《暗算》、《历史的天空》、《大工匠》、《西圣地》、《圣水湖畔》等电视剧都有这样的特点。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