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政策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的能源政策

2007年06月25日 16:43   来源:新华网   
    在“九五”期间和下世纪头十年,电力工业仍然应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考虑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用电措施的广泛采用,电力的弹性系数(即电力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例)可略低一些,“九五”期间预计将保持在零点八左右。按此推算,“九五”期间需要新增装机容量八千万千瓦,每年一千六百万千瓦左右,才能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发展电力工业应该采取以下方针:

    继续实行水火(电)并举的方针。火电建设投资省、周期短,“九五”期间火电仍将占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但火电带来环境污染,又需要大量运输煤炭,今后不宜在大中城市继续大量发展。应该多建设坑口电站,同时研究和开发洁净煤发电技术。我国有极其丰富的水力发电资源,水电又是一种清洁的再生能源,应该充分开发利用,由于水电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往往伴随复杂的移民搬迁问题,以致一段时期以来水电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发展水电的关键,是实行合理的电价政策,实行新电新价和同电同价,即水电与火电实行相同的上网电价,这样水电不但具有还款能力,而且可以做到滚动开发。三峡水电站全部建成之日,就是还清贷款之时,之后的利润就可作为其他大型水电站的开发资金。要逐步提高水电的比重,逐步使水电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国家办电网,大家办电厂。大电网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六个跨地区电网和若干独立的省级电网。在部分跨地区电网之间及省级电网之间要建设输电线的联系。以增加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程度和取得联网的经济效益。以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为契机,将逐步形成建立全国统一联合电网的局面。大电网的建设有许多优越性,可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电力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具有单位投资省、效率高、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大电网是电力工业规模经营的体现,合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大电网的形成也带来管理上的难度,需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来管理电网,以保证安全。信息工程必将在电网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保证电网的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大规模电力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办法还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办电,国家出一点,地方出一点,企业(包括电力以外的企业)出一点,银行贷一点。由于电力企业有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市场,可以进入国内外资金市场筹集资金。欢迎国外和境外资金来办电厂,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合资企业,也可以是合作企业,也可以用BOT方式。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又有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对于中外合资的大型电站,中方一般要保持必要的控股权。

    今后利用外资办电,特别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或市场筹集的资金,要尽可能购买国产发电设备。同时,国产设备要努力提高质量和配套能力,做好售后服务,提高竟争能力。

    在电力建设中,存在不重视输变电建设,“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毛病。建了电厂,输电线路不能同步建设,有电送不出来。供电设备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地区电网的发电能力充足,但城乡供电设备的建设不配套,使供电受到限制。有的供电网络可靠性不高,存在单路供电的情况。因为一个用户或一条线路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用户内部的配电设备和线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居民楼更为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用电器增加了,空调和电冰箱都是用电较大的装置,原有的线路容量不足或设备老化,经常发生用户内部的停电事故。今后除重视增加发电能力外,必须采取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加强电网建设和供配电设备的配套建设。

    目前电价还比较混乱,不太合理。也存在腐败现象,有些供电部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向用户索取高价电费、价外加价,增加了用户负担。由于电源结构不同,输电距离不同,不能要求全国只有一种电价。由于各行各业用电性质不同,所收取的电费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实行合理的电费差价。为了整顿目前电力收费的混乱现象,国家要根据合理成本,合理收益,计入税金和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电价,任何地方和电力部门都不得随意加价。为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应该逐步实行用电的峰谷差价、季节差价和节日差价。电力是一种公益事业,电力行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良好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广对用户的承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接受广大用户的监督。

    国家已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把政府管电的职能转交给综合部门。国家电力公司是国务院授权的投资主体和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跨区送电的经济实体和统一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法人。要发挥中国电力协会作为电力企业自愿参加的行业联合组织的作用。由于水电和煤炭资源多在西部,而用电负荷多在东部,将长期存在西电东送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国电网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家电力公司要承担起这个任务。对于所属跨区电网和省电力公司,要放手让它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能收回电网已有的管理权力和承担的责任。电网和省电力公司对所属电厂和供电局,包括自备电厂、合资电厂在内,都要按经济原则实行管理,在服从电网统一调度的前提下自主经营。

    小水电是边远山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自建自用自营”的原则,小水电有了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和地方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完成了两批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二百个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任务,“九五”期间将继续完成第三批三百个试点县任务。这项试点计划是由水利部门负责,电力部门配合实施的。今后各级电力部门仍然要大力支持小水电的建设,在小水电联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双方按合同办事,以促进小水电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核电是一种安全可靠清治的能源

    世界核电运行记录证明,有几种核电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都是安全可靠的。有的国家或从资源考虑,或从环境保护考虑,核电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如法国核电已占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七十六,日本占百分之三十三,美国占百分之二十以上。中国是一个有核国家,但核电站建设起步比较晚,已选择世界各种核电堆型中占比例较大的压水堆作为主要堆型,目前已有秦山、大亚湾三套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二百一十万千瓦,只占全国发电总量的百分之一左右。“九五”期间,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核电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四个核电项目、八台机组,总装机容量约六百六十万千瓦,将在“十五”期间建成。到那时,核电在中国电力总量中的比重,大体上占百分之二。从近期来看,核电在电力工业中只是一个适当的补充。

    我国有丰富的核能资源。中国的天然铀及其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核燃料循环工业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套,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核能科研技术人才,能够自行设计制造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成套设备,正在建造六十万千瓦的核电站。这为我国核电的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目前采用三十万千瓦一个环路,便于扩大到九十万、一百二十万千瓦。从长远看,我国的核电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核电事业要稳定前进,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国外的资金购买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作为中国核电的起步。中外合资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发电量百分之七十输往香港,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学习了大型核电建设技术。二是核电站采取滚动发展的方针。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发电成本不高,在还本付息后期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利润,还本付息之后利润更多,可以利用所获取的利润,进行核电滚动发展,这与水力发电有相似之处。三是实行规模经营。核电站址的选择要适当,既要选择在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地方、又要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这并不是对核电安全可靠性有什么怀疑,而是考虑到建设期和运行期核电站能实行封闭式管理、以防止意外的干扰与破坏,站址要留有发展的余地,尽可能有进行二期,三期扩建的条件,以便利用已形成的公用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简化管理机构。四是在建设中一定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如果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宁可推倒重来,延长工期,也不马虎迁就。要注意核电运行人员的培养与训练,从严治厂,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五是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密切跟踪下世纪国际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核电科研、设计、建设、管理和设备制造能力,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努力实现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以迎接下世纪中国核电较大发展局面的到来。

    我国还有其他发电资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和地热发电等,有的项目尚处于试验财段,有的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虽然目前还是属于局部性质的,只能因地制宜,根据经济效益加以应用,但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要给予适当的扶持。

    五、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这是中国能源政策中一条重要的方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必然随之增加,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十年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由零点五九下降到零点三九,累计节约标准煤四亿七千万吨。但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许多行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这种差距弄不好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二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低百分之十以上。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节约能源需要对现有的落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投入资金,但往往能够收到投资省、见效快,事半功倍之效。实行能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者提高认识,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并从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鼓励。

    工业节能潜力很大,火力发电是用煤第一大户,要进一步提高煤耗低的高效大型机组的比重,淘汰和禁止那些已建和在建的煤耗高的中小机组,鼓励发展供热机组,实行热电联产,进一步降低煤耗。钢铁节能也大有可为,我国每生产一吨钢综合煤耗为九百七十六公斤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仅六百五十公斤左右。节约炼钢能耗主要是采用先进技术,以转炉代替平炉炼钢,提高钢材连铸连轧的比例。水泥由炉外分解工艺代替传统的湿法,可以节能百分之四十。在所有工业生产行业,都应该采用高效节能的风机、水泵和锅炉。用计算机技术来控制生产流程以求得最佳耗能效益。对能源的消耗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把能耗作为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交通运输方面,节能的潜力也重大。我国汽车运输每百吨公里的综合耗油量为四点四公升(柴油车),比国际先进水平高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大家都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却很少考虑节约用油、降低运输成本的问题,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每吨公里的油耗,比同类型柴油汽车的油耗,平均高百分之四十五和百分之三十六。今后要逐步对高耗能的交通工具实行限制。农村是交通运输业的广阔市场,大力降低运输油耗,是我国交通运输业节能的重要方向。

    以煤代油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累计压缩用油二亿吨。这不仅是对宝贵的石油资源的合理使用,也降低了企业的燃料成本,目前还有四千万吨烧油量,以煤或以天然气代替油的工作,要在巩固成绩的基础上坚持下去。

    我国在节约人民生活用燃料方面,采取因地制宜方针,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了省柴灶,热效率比传统炉灶高出一倍。以燃烧型煤代替散煤,效率一般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现在型煤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用煤的主要来源。节约生活用煤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提高。

    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大力发展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是节能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六、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能源大量消耗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锅炉和民用炉是大气中产生二氧化碳、烟尘排放的主要来源。各种机动车的废气污染空气。燃用高硫煤和高硫油形成酸雨。锅炉排放的粉煤灰污染江河与大地。煤炭和石油的开采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同时,必须重视污染的治理,实行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同步发展的方针。

    治理污染已经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使用高效率电气除尘装置可以把锅炉除尘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粉煤灰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公路以及填海造地的材料。高硫油和高硫煤在使用前或使用中经过处理可以减少硫的排放。这样做,可能增加发电厂和石化厂的建设投资,为了保护环境,是必要和值得的。机动车要使用无铅汽油,同时要研制和采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电动汽车。要大力开展治理能源污染的科研工作,促进能源环保技术装备的配套和产业的形成。

    能源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必须十分珍惜。矿产资源即使地下蕴藏量丰富,也要注意节约使用。何况,我国有的矿产资源至今发现的蕴藏量有限,更要注意节约使用。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应加大科研开发和使用的力度。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时候,必须兴利除弊,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对能源的利用,而且要把一个可持续利用能源的条件留给子孙后代。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能源将会得到发现和利用。

 

                                                                   李鹏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