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报告

2007年05月22日 13:09   来源:新华网   
    同志们,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向扩大的六中全会作报告,我准备说些什么呢?我要说的分为下述几部分:(一)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二)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三)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四)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五)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六)中国反侵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七)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八)党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我要说的就是这些问题。

    同志们,在全国炮火连天全世界战争危机紧迫的环境中来开我们的六中全会扩大会,我们要做些什么工作呢?我们的目的何在呢?我们一定要同全中国一切爱国党派一切爱国同胞永远的团结起来,克服新的困难,动员新的力量,在目前,停止敌之进攻,在将来,实行我之反攻,达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之目的,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也就是我的报告的总方向。

    一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

    (1)扩大的六中全会之召集

    我们党的中央全体会议,自从一九三四年一月在江西开过第五次中央全会以来,差不多五个年头了。因为各中央委员分散工作于国内外各种不同的环境,使我们不能聚集一块。此次则除了几个同志之外,最大多数的中央委员都到了,而且到了全国各地许多领导工作的同志,使我们的这次中央全会成为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人数到得最多的一次。本来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在本年召集的,因为战争紧张的原故,不得不把“七大”推迟到明年,而当前时局向我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必须作明确的解决,以便争取抗战的胜利,所以召集了这次扩大的中央全会。

    (2)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

    五年以来,我们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变。最大与最主要的是:由国内各党派各阶级互相对立的局面转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国内战争转到了抗日战争。

    过去国内战争形成的原因,在于-九二七年不幸破裂了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形成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乃是由于新的历史环境。大家都已非常明白,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华民族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侵略东四省的第一步骤,进到准备并实行向全中国侵略的第二步骤。这种空前的历史事变,使得国内国际情况都发生了变化。首先变化了与变化着国内各个阶层,各个党派,各个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变化了与变化着国际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我们的党,根据这种空前的历史事变,根据新的国内国际关系,沿着远在一九三三年就已开始采取了的新的政治立场(三个条件下与国民党内任何愿意同我们合作的成分订立抗日作战协定)的道路,把它提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因而发表了一九三五年八月的宣言,十二月的决议,一九三六年八月的致国民党书,九月的民主共和国决议,并且根据了这些,使得我们能够在当年十二月间发生的西安事变,坚持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于一九三七年二月送致国民党三中全会一个团结抗日的具体建议。去年五月,召集了一次临时性的代表大会(名曰苏区代表大会,有当时苏区非苏区及红军代表参加),通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批准了红军实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苏维埃实行改为民主制。这样,就在事实上由国内战争的状态转到了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时期。当时,中国国民党也逐渐改变了它的政策,逐渐转到了团结抗日的立场。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那时,救国团体在许多地方有了组织,其他党派亦有了抗日要求。由于国共两党双方政策的转变,由于蒋介石先生的领导,由于全国军民的拥护,由于其他集团与其他党派的协力,就使得日本帝国主义灭亡全中国的侵略步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族的反抗。去年七月七日芦〔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全中国就在民族领袖与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的统一领导之下,发出了神圣的正义的炮声,全中国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抗日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芦〔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月,即去年八月,我们党发布了一个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同时,八路军改编完成,开赴华北作战。九月二十二日,我们党发表了公开宣布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与国民党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宣言。第二日,国民党、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的最高领袖蒋介石先生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存在并与之团结救国的谈话。从此以后,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完全建立起来了。十二月,为着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党又发表了愿与国民党不但合作抗日而且合作建国的宣言。此时未久,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江南作战。从此以后,抗日团结便日益进步了。

    同志们,这种由两党十年战争转到两党重新合作,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之下执行了这个转变,奠定了两党长期合作的始基,是经过了许多的艰难曲折才完成的。然而由于中央与全党的努力,总算是完成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我们党的这个新的政治路线(共产国际决议,九月八日《新华日报》)。并为了中华民族的胜利,号召全世界各国共产党与无产阶级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同志们,假如没有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建立与坚持,如此伟大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之发动、持久与争取胜利,是不可能的。现在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中华民族是站起来了!一百年来受人欺凌,保辱,侵略,压迫,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那种难堪的奴辱地位,是改变过来了。全中国人手执武器走上了民族自卫战争的战场,全中国的最后胜利,即中华民族自由解放的曙光,已经发现了。

    我们知道,我们今天的这一伟大的民族战争,和中国过去一切历史时期的战争都不相同。因为这个战争是为了把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地状态中从亡国灭种危险中解放出来的战争,而且这个战争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进步的时期进行的;同时,又是在我们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自寻死路走向崩溃的时期进行的;同时,又是在全世界先进人类正准备着空前广大与空前深刻的斗争力量以便抵抗与战胜德日意法西斯魔王争取世界光明前途的时期进行的。这样三方面因素的结合--以中国进步并且继续进步为主要基础的三方面的结合,就保证了我们的抗日战争一定能够最后取得胜利,而自由解放的新中国一定要出现于东亚,并成为未来光明世界中一个极重要 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一个中国,不但将造福于四万万五 千万中国人,而且将造福于全人类。

    (3)六中全会的任务

    这次扩大的六中全会,是处于抗日战争将要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关头开会的,扩大的六中全会担 负了重大的历史任务。

    完全不错,抗日战争英勇奋斗了一年多,全国有了 伟大的团结与伟大的进步,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 打击,虽然失地很多,但同时就有了很多胜利,这是无 可否认的事实。战争发展下去,主要的由于中国继续进 步,同时配合着日本增加困难,国际助我增强,最后胜 利定属于我,不属于敌,这也是可以预断的。谁要是看 不见过去的伟大成绩与未来的胜利前途,谁就要陷入悲 观主义的深坑而不能自拔。然而单看到这一方面,是不 够的,抗日战争还有另一方面,还有它的消极方面,这 就是我们面前摆着的许多困难。目前的情况告诉我们, 一年多以来中国所有的奋斗,团结,进步,胜利,还未 能阻止敌人的前进,还没有反攻敌人的力量。武汉现 正处于敌人的威胁中,敌人还要向广州、长沙及西北等 地进攻。因此全国人民都盼望共产党发表意见,新的环 境提出了许多问题。同志们,我们必须发表意见,必须 解决问题。对的,我们党早已发表了意见,许多根本问 题也早已解决了。但新的环境要求我们发布新的意见,解决新的问题。

    什么是新的问题呢?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新的力量,渡过战争难关,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达到驱逐敌人之目的,这就是当前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在全国无数人们中议论着,焦思着。我们应不应该回答这个问题呢?无疑是应该回答的。

    这个问题展开于各方面,发生了许多的问题。

    例如,十五个月抗战的经验,究竟证明了什么呢?十五个月经验证明抗日战争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呢?战略方针是持久胜敌,还是速战胜敌呢?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还是敌人的?抗战有出路,还是妥协有出路呢?如果战争是长期的,又用什么方法去支持长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呢?所有这些,是否能在十五个月经验中找到根据给以明确的回答?并是否可以依据这些过去基础而在抗战的新阶段中起其积极作用,借以克服新的困难争取新的胜利呢?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这是一类的问题。

    又如,整个抗日战争将怎样发展变化呢?所谓新阶段,究将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阶段呢?假定武汉不守,战争趋势将怎么样呢?今后全国努力的方向,即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应是什么呢?有些什么好办法足以渡过战争的难关呢?这些更是重要的问题,这又是一类问题。

    又如,国共合作的前途与远景将会怎样呢?共产党有何根据来说长期合作呢?共产党有何办法来改善两党之间的关系呢?所谓不但合作抗战而且合作建国,究将建立一个什么国呢?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怎么样呢?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又是一类问题,

    又如,世界风云如此紧急,其趋势将怎样呢?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有何利害关系呢?这也是重要的问题,这又是一类问题。

    还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如何呢?共产党员为着其党的政治方针而奋斗时,其工作态度应该怎样呢?共产党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同他党合作,同人民联系,足使艰难的时局走向顺利呢?共产党的内部关系怎样?有些什么好方法团结全党使之在抗日战争中尤其在当前艰难的时局中起其大的作用呢?共产党的七次代表大会究将怎样呢?这也是重要的问题,这又是一类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党内党外迫切要求解决的,近几个月来,我们经常遇到要求回答这些问题的人们。

    同志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广大而复杂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现正处于同一个强的帝国主义作决死的斗争,这个斗争现在已接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向新阶段发展的过渡期间。我们的扩大的六中全会是在这个时候开会的,扩大的六中全会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要解决许多的问题。

    二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

    (1)十五个月经验证明了什么?

    让我们从十五个月的经验说起罢。

    十五个月抗战的经验给了我们以什么呢?我以为主要的有三方面。第一,证明了抗日战争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因而抗战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第二,证明了中国的抗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悲观论者之没有根据。第三,证明了支持长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之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力求进步与依靠民众,藉以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而不是其他。

    (2)抗日战争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

    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

    抗战初起之时,许多人不从敌我力量基本上的对比出发,而从若干一时的与表面的现象出发,设想战争不久就可解决,速胜思想笼罩一时。然而蒋委员长在去年双十节即明白指出:“此次抗战,非一年半载可了,必经非常之困苦与艰难始可获得最后之胜利。”我们则在很早的时候就指出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决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战争的结果,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要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毛泽东与斯诺谈话)“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⑴所有这些都指出:抗日战争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抗战十五个月的经验完全证明其正确。

    理由何在?在于敌强我弱,敌是优势,我是劣势,敌是帝国主义国家,我是半殖民地国家。

    我们很早就指出过,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的进步,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是日本的困难;第三是国际的援助。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条件在抗战十五个月中已经怎样了?一句话回答:已经有了一个基础,但距必要的程度还很远。

    拿第一个条件(战胜敌人基本的主要的条件),中国的进步来说,十五个月来确已有了一个基础,但惟有继续进步,才能最后胜敌。所谓中国的进步,包括国内政治、军事、党务、民运、文化教育等一切方面。这些方面的进步,十五个月来是非常显著的。然而单拿这些已有的东西,还不能停止敌之进攻,实行我之反攻。反攻必须有一个准备时期,必须经过全民族的努力,使我们民族中一切生动力量有了一个广大的与深刻的发动,才有反攻胜敌之可能。因此速胜论是没有根据的,他忘记了敌强我弱这一特点,忘记了敌是优势,我是劣势,敌是帝国主义国家,我是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具有很大的潜势力,发动起来足以使自己转败为胜,转弱为强,根本变化敌我形势,然而还待今后的努力,不是现成的事实。

    拿第二条件,日本困难来说,也是这样。十五个月中,敌人出兵百万,伤亡数十万,用费数十万万,军队锐气日减,财政经济日形竭蹶,国际舆论纷起谴责,这些都是日本的野蛮侵略与中国的英勇抗战造成的结果。然而敌人这些已有的困难,还不足以停止他的进攻及利于我们的反攻,还须待到敌有更大困难我有更大的进步之时,才是反攻胜敌之机会。因此,速胜论在敌情方面也没有根据,十五个月经验已经证明了。

    拿第三条件,国际助我一点来说,现在也还未至最大有利之时。十五个月来,我们有了国际间广大的舆论声援,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根据国联决议已经给了我们许多帮助,证明了我们不是孤立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国际和平阵线各国有其各不相同的情况。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助我,政府则取某种程度的中立态度,其资产阶级则利用战争做生意,还在大量输送军火与军火原料给日本。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在援华问题上已经具体的表现出来;然而国际形势目前还不容许它作超过现时程度的援助。因此,我们对国际援助暂时决不应作过大希望。抛开自力更生的方针,而主要地寄其希望于外援,无疑是十分错误的。十五个月经验证明:只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时不放松外援之争取,才是正确的道路。在这点上,过去经验也否定了速胜论。

    总起来说,不论中国方面,敌人方面,国际方面,十五个月经验,都证明速胜论主张之毫无根据,相反,显露了战争的长期性与残酷性。因此,我们的战略方针,决不能是速决战,而应该是持久战。持久胜敌--这就是抗日战争的唯一正确方针。过去不相信这种方针的,现在事实给了明白的教训,应该再没有疑问了!

    这就是十五个月抗战的第一个总结。

    (3)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悲观论者毫无根据

    抗战以前,唯武器论大张旗鼓,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亡,中国必会作亚比西尼亚。抗战以后,这种议论表面没有了,但暗中流行着,抗战每至一紧张关头,这种议论必兴风作浪一次,认为中国应该停战议和,不堪再战,再战必亡。我们则相反,我们认为中国武器诚不如人,但武器是可以用人的努力增强的,战争胜负主要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物。持久抗战的结果,依据于全民族的努力,中国必能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增加自己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同时敌人方面的困难必逐渐增加,国际方面对我之援助必逐渐增大。综合这些因素,最后必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蒋委员长早已明白宣示:“战事既起,惟有拼全民族之生命,牺牲到底,再无中途停顿妥协之理。”(去年七月庐山谈话)“此次抗战为国民革命过程中所必经,为被侵略民族对侵略者争取独立生存之战争,与通常交战国势均力敌者大异其趣。故凭籍不在武器与军备而在强毅不屈之革命精神与坚强不拔之民族意识。”(去年十二月告国民书)中国共产党亦早已指出:“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的奔腾高涨。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作最后的攻击,驱逐日本的侵略军出中国。”(一九三六年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的前进与发展。只要真的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的。”(中共去年八月决定)所有这些,都被十五个月的经验证明了。悲观论或亡国论者认为敌人强不可抗,中国不堪一战,妥协才是出路等等荒谬说法,已经证明是完全错的了。

    理由何在?在于敌强我弱仅是一方面的事实,敌人尚有弱点存在,中国尚有优点存在。

    什么是敌人的弱点呢?第一,他是比较小的国家,他的兵力、财力不足,经不起长期的消耗。由于他的兵力不足,在中国的坚强抵抗面前又不得不分散与消耗,使他无法占领全中国。即在其占领地区,由于中国的广泛发展游击战争,亦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与某些平原地带,其他仍然是中国的。第二,敌人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是退步的。他的内部矛盾迫使他举行侵略战争,并迫使他采用异常野蛮的掠夺政策。这样,就使他的战争,一方面变为同整个中华民族绝对对立的战争,迫着中国除少数当汉奸者外无论什么阶层,无论什么党派,都不能不团结起来坚决抗战。另一方面,变为同他本国人民大众绝对对立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悉率人财以应战争的结果,已经在他国内人民与前线士兵中间逐渐酝酿了许多的不满,战争发展下去,无疑有迫使他的人民与士兵大众走上用坚决的方法反对战争本身的趋势。这些都在十五个月中已经开始证明了的。这一点,就是存在于敌人自己方面而使敌人必归失败的最主要的根据。第三,正是由于敌人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换句话说,损人利己的,就不得不把他自已同一切和他利害相反的国家处于对立地位。除了两三个法西斯国家之外,一切国家,尤其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大众,都不赞成日本的侵略战争。这样,就使得日本不得不日益缩小其国际活动的范围,日益处于孤立地位。这也是十五个月中已经开始证明了的。

    这样,日本国度比较的小,影响到他兵力、财力的不足;日本战争的退步性;日本国际地位的孤立:这三者同时结合在一块,成为日本战争中存在着的先天性的弱点与困难,而这些弱点与困难又正在日益发展之中。对于这些,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是瞎子,他们全没有看见,而仅仅看见了敌强我弱这一点。所以亡国论与悲观主义在敌情方面并没有根据,因而他们的妥协政策只能是亡国政策。我们是最后胜利论者,我们的观点则在敌情方面有充足的根据,十五个月经验已经开始证明了。

    什么是我们的优点呢?第一,我们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不管敌人占去了我们主要的大城市与交通线,然而我们还有大块土地作为我们长期抗战与争取最后胜利的根据地。即在敌占地区我们也还有许多游击战争根据地。这个特点,是和小国如捷克、比利时等根本不同的。这是我们的第一个优点。第二,我们今天的抗日战争不同于中国一切历史时期的战争,我们的战争是民族革命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不但战争本身的性质是进步的,而且这个战争是在中国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之上进行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不同于一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我们有了比之任何历史时期都不相同的进步的人民,进步的政党与进步的军队。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它本身包含着可能继续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这一点,就是存在于我们方面而使我们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的根据。十五个月的经验证明,在原有进步基础上进行着的伟大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已经推动了全中国的进步,旧的民族腐败传统是在破坏着,新的民族进步力量是在生长着,一个全民族统一团结进步发展的伟大过程是在向前完成着。抗战以前的中国不同于抗战以后的中国,这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的了。而抗战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目前尚未完结)的中国又将不同于抗战尔后阶段的中国,也已经可以预断。还有,第三,我们的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不管资本主义国家现时还保存其许多矛盾政策,也不管国际局势可能暂时地影响到各国助我的程度,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不可分离地结合着。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不仅是中国人,还有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澳洲人,以及其他亚洲人。十五个月来世界各国的同情与援助,给了我们以这种确信。主要地依靠自力更生的中国,能够同时配合着世界的援助,因为今天的世界已不是从前的世界,整个世界先进人类已成为休戚相关的一体,敌人要使我们陷于孤立的企图,只会是徒然的。

    这样,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这三者同时结合在一块。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不但已经存在,并在日益发展之中。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同样是瞎子,他们一点也看不见,而只看见我们是弱国,是劣势,是半殖民地这一点,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其中许多坏蛋就根据这种胡说暗地进行其投降妥协的阴谋。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指出长处与有利条件在全战争中占居着优势,号召全国努力奋斗,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有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最后胜利将是谁的呢?我们确定地答复:中国的。在这个基础上决定我们的政策:坚决抗战还是动摇妥协呢?我们确定地答复: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妥协,只有坚决抗战才是出路。东四省之沦亡,奥国之灭亡,捷国之瓜分,都并非因为抗战,这是有目共见的。把丧师失地归罪于抗战的,只是完全的胡说。现在还是一样,在中国的许多优良条件下,抗战必兴,但如走妥协道路,则灭亡无可避免。因此坚决反对妥协论,反对悲观主义,唤起全民奋战到底,乃是唯一无二的方针。

    总起来说,敌强我弱这个矛盾着的对比,决定了战争的长期性,决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我们是持久胜敌论者,不是速胜论者。敌小,我大;敌人战争是退步的,我们战争是进步的;敌之国际地位比较孤立,我则比较能得外援:这几个矛盾着的对比,又决定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定属于我,不属于敌。这就是十五个月抗战经验的第二个总结。

    (4)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的

    唯一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

    力求进步,依靠民众

    抗日战争是长期的,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两个基本问题已从十五个月抗战经验中证明了。但支持长期战希与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方案如何?则过去国人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许多人认为照老样下去就可以了,他们不注意团结全国,不注意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等各方面的改进,甚至还在加重磨擦,阻碍进步。我们则从来不赞成这种意见,认为唯有全民族的统一团结,力求进步,依靠民众,才能支持长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中国国民党在其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白指出:“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负拒。”中国共产党亦早已指出了:“抗战时期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共去年八月决定)这些都是完全正确的,十五个月经验已经证明了。

    抗战以来,把国内各个互相对立的阶级、党派、集团,都团结起来了,各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军队,都统一于国民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挥之下了,抗战十五个月的坚持,没有这个统一团结是不可能的。也只有抗战,才能统一团结各方面。这种统一团结,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十五个月经验又向我们证明:敌人破坏阴谋之严重与内部团结巩固之不足。抗战为什么遭受很多挫折,为什么至今还不能停止敌之进攻,实行我之反攻,除了客观原因之外,统一战线力量之不足,统一战线还没有必要的扩大与巩固,是其最主要的原因。由此可知,只有更加统一团结全民族,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这是第一。第二,十五个月抗战,不但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同时又暴露了这种团结之不足;而且推动了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的进步,同时又暴露了这种进步之不足。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必须发动全民族各阶层中一切生动力量,而欲达此目的,非从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等各方面力求进步不可。没有各方面的更大的进步,就不能发动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也就不能更进一步的统一团结全民族。第三,十五个月抗战又证明了民众援助抗战力量之伟大;同时也证明了民众力量之仅在开始发动,因而使抗战得不到民众的广大援助而遭受了许多挫折。从此得到教训,国人必须进一步的认识抗战依靠民众这个基本问题。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中国今后的进步,必须充分表现在发动民众力量这一方面。

    总之,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在于巩固与扩大全民族的统一团结,在于力求进步以发动全民族的生动力量,在于依靠民众以克服困难,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总结。

    同志们,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力求团结与进步--这就是十五个月抗战的基本教训,也就是今后抗战的总方针。我们是能够战胜敌人的,只要我们与全国坚持这个总方针,并作了长期的广大的努力。抗日战争正在向着一个新阶段发展,新阶段中有许多新的任务,但这个总方针是不变的,十五个月经验作了我们认识新的形势提出新的任务的基础。

    三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认识战争与统-战线的

    规律性是决定政策的基础

    同志们,在我们总结了过去经验之后,重要的问题,在于看一看当前形势发展的趋向。抗日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会怎样从过去基础之上向前变化发展的?这是我们现在要答复的问题,这一点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对于整个抗日战争变化发展的行程没有一个大概的估计,我们就只能跟着战争打圈子,让战争把自己束缚起来,而不能将其放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加之以调节整理,造出为战争所必需的条件,引导战争向我们所要求的方向走去,争取战争的胜利。因此必须懂得抗日战争的规律性,才能实现对于它的战略指导,才能决定为战争服役的一坊战略、战术、政策、计划与方案。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一样,只有我们研究了与认识了它的规律性,我们才能有效地推动统一战线使之进入巩固发展之途,而为战争的胜利起其支柱的作用。

    我们现在先来说战争问题,

    (2)特定的历史条件与主观能力的优劣决定战争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的战争有一个阶段就完结的,例如一九0五年的日俄战争,只有日军进攻,俄军败退,就结束了。又如意亚战争,也只有意大利进攻,亚比西尼亚失败,就告结束。中国一九二六年开始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也是一样。这是一种情形,这是由于一方面双方强弱不同,又一方面双方指导能力优劣不敌而造成的,这是第一类战争。第二类战争,以两个阶段宣告完结。例如法俄战争,拿破仑从进攻到退却,俄国从退却到反攻,双方都有两个阶段。中国古代有名的吴魏赤壁之役,秦晋淝水之役,也是这样。虽则两军强弱不同,但弱者善于利用其他优良条件,给以正确指导,故于退却之后,接着反攻,战胜敌人。但是还有第三类战争,例如外国的七年战争,八年战争,三十年战争,百年战争,乃至二十年前四年的欧洲大战(特别表现于西战场),都有三个阶段。甲方进攻,乙方退却,为第一阶段。双方相持不决,为时甚长,为第二阶段。乙方反攻,甲方退却,为第三阶段。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类的战争。这类战争的特点,在于有一个较长的或很长的相持阶段,这也是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战争指导集团的特性而造成的。

    中日战争属于那一类战争呢?我以为是属于第三类战争的。这是由于双方不同的历史条件与不同的战争指导集团之特殊情形而造成的。

    (3)中日战争的长期性表现于战争的三个阶段

    中日战争的长期性将表现于在敌则进攻,相持,退却,在我则防御,相持,反攻,这样三个阶段之中。由于敌强我弱(敌是优势,我是劣势,敌是帝国主义国家,我是半殖民地国家),故出现了敌方进攻,我方防御的第一阶段。不说退却而说防御,是说以战略的运动防御即节节抵抗的姿态而表现其退却,不是一下子干脆退却。但又由于在敌则小国、退步、寡助,在我则大国、进步、多助这些特殊的条件,我之英勇抗战又使敌在进攻中受到分散的困难与消耗的损失,而不得不于一定时机结束其战略上的进攻,转入军事上保守其占领地而从政治上与经济封锁上向我进攻的阶段。此时敌虽消耗,但一时尚未消耗到使之转入失败的程度;我虽坚决抗战与各方面向前进步,但一时也难进步到足以转入反攻驱敌出国的程度。依上诸因,一个双方相持的第二阶段,或中间阶段,就形成了。由于第二阶段中敌之困难与我之进步俱日增,又配合着国际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形势,就能使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原来状态逐渐发生变化,进到在全局看来日益于敌不利而有利于我之局面,先到敌我平衡,再到我优敌劣,彼时,就可转入我之反攻,敌之退却的第三阶段了。

    上述三个阶段的看法,是依据敌我既存的与将来可能发生的双方相反对比之具体条件而作出的一种对于整个战争过程的估计,现在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可能的趋势。要依我之主观努力,创造出为这种可能趋势所必要的条件,才能使可能趋势变为事实。然而依据既存条件,加上正确指导与全民族广大而坚持的努力,是能够使这种可能趋势变为事实的。

    (4)速胜论者与亡国论者都反对这种估计

    速胜论者反对三阶段论,认为我能迅速反攻,无需乎要一个中间阶段,这是不对的。抗日战争面前存在着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迅速反攻是不可能的。速胜论者的反对三阶段,是因为他们一方面过低估计了敌人力量,一方面又过高估计了自己力量的原故。亡国论者也反对三阶段,认为相持与反攻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只是一个亚比西尼亚,这是不对的。他们与速胜论者相反,过高估计了敌人力量,而过低估计了自己力量。在他们面前只有黑暗,承认敌人能够灭亡全中国,我之抵抗与努力只是徒劳,办到敌我相持亦不可能,更不说什么反攻胜敌了。因此,必须一方面反对速胜论,又一方面反对亡国论,才能坚持我们的三阶段论。而在当前情况下,反对亡国论比之反对速胜论更加重要。另有一些人,口头上赞成持久战,但不赞成三阶段论。这也是不对的。所谓持久战,所谓长期战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战争的三个阶段之中。如果承认持久战或长期战争,又不赞成三个阶段,那末,所谓持久与长期就是完全抽象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内容与现实,因而就不能实现任何实际的战略指导与任何实际的抗战政策了。实际上,这种意见仍属于速胜论,不过穿上“持久战”的外衣罢了。

    (5)三阶段论与国际形势的关系

    当张高峰事件发生之时,国内一部分舆论兴高彩烈,以为日苏战争如果爆发,中国就可以转入反攻,无需乎要持久战了。在这种观点下,三阶段论当然不能成立,我们的估计是错误的了。这是主要依靠外援的思想,是速胜思想之一种。然而国际形势不是照着这些朋友们的主观志愿发展的,而是依照它自己的规律。世界的主要重心在欧洲,东方是环绕着它的重要部分。世界的主要和平阵线国家与主要法西斯国家,正在为着欧洲战争危机问题,在西方纠缠不清,无论是各大国间的战争前夜或战争燃发,西方的各大小国家都将以解决欧洲问题放在议程的第一位,东方问题则不得不暂时放在第二位。拿这种情况来看中日战争,迅速反攻的两阶段论也是没有理由的。我们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不但不伯三阶段,而且正要造成三阶段。三阶段是中日战争的规律,不但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有其根据,而且也在国际形势上有其根据。

    (6)相持阶段是战争的枢纽

    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于包含一个过渡的中间阶段。这就是说,第一,我之抗战必须用尽一切努力去停止敌之进攻,假如敌之进攻不能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地区停止下来,就无所谓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第二,相持阶段出现了时,必须用尽一切努力去准备我之反攻所必需的一切条件,设若不然,就不能过渡到反攻阶段里去,而只是永远的相持,也无所谓三阶段。在这里,对于速胜论者,我们肯定地说:必须经过一个准备时期,才能团结全国,克服困难,生长新的力量,同时配合着敌人的困难,国际的援助,然后实行反攻,驱敌出国,否则是不可能的。拿主要依靠自力胜敌的观点来看问题,不可避免的要作出这个结论。对于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我们肯定地说:只有这个过渡阶段,才是全战争的枢纽。中国化为殖民地还是获得解放,不决定于第一阶段中主要的大城市与交通线之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中令民族努力的程度。大城市与交通线的丧失是可惜信,增加了敌人的力量,减少了自己的力量。然而很多没有丧失的东西尚可作为制胜敌人的资本,唉声叹气于宝物的丧失是无益的。第一阶段中保存着的领土与各种有生力量,特别是已经获取的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等各方面的进步,是最可宝贵的,这是第二阶段中继续进步与准备反攻的基础。然而这仅仅是继续进步与准备反攻的基础,还不能决定反攻,决定反攻的东西是第二阶段中增加上来的力量,没有伟大的新生力量之增加,反攻只是空唤的。

    (7)三个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特点,已经出现了的,尚未出现而可以预计得到的,有概略指明之必要,对于指导战争与决定政策有重要的关系。

    第一阶段有些什么特点或重要标志呢?

    有如下三方面的东西。

    第一,中国方面: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国军队的参战,抗战的坚决性,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的发布,国民参政会的开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取得合法地位,游击战争的创造,全国军队的进步,民众运动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方面表现进步的大事件。但同时,却又有许多有不利事件与不良现象,例如:主要大城市、交通线与主要工商业的丧失,土地与入口的丧失,全国进步的不平衡(有些地方进步得非常之慢),政治制度之一般还仅在开始走向民主化,顽固分子与腐败现象的存在,妥协倾向的酝酿等等。

    第二,敌人方面:军力财力的消耗,世界舆论的责备,军纪的败坏,军队战斗力的相对地减弱,国内人心与前线军心不满的酝酿,张高峰战争的失败,汉奸军队的难于组成及已经组成者的无能等等。这些都是表现其困难的大事件。但同时却又有表现其能力的东西,那就是:进攻的坚决性,军力的顽强,占领地的扩大,政治组织力的强韧,阴谋机关的有力等等。

    第三,国际方面:援华运动的增长,苏联力量的壮大及其对于中国的援助,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国的东西。但是还有别的东西:欧洲大战的酝酿,英日间某种程度的妥协倾向,各国军火原料的助敌,这些都于中国不利。

    以上中国、日本、国际的许多东西,都是抗战第一阶段中十五个月来表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将分别生其影响于新的阶段之中。

    (8)第二阶段

    在假定武汉不守的情况之下,战争形势又将出现许多新的东西。虽然敌占武汉并不即等于旧阶段的完结,新阶段的开始,由现在敌人尚能继续进攻到他被迫停止进攻之时的这段时间,还是一个由旧阶段转向新阶段去的过渡期间。虽然如此,但武汉不守成为事实之后,就将发生许多新的情况。

    武汉不守之后,以及新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可以预计的基本情况,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又一方面则更加进步。这是新阶段中的基本特点。

    更加困难将表现于下述各方面:(一)由于主要的大城行与交通线之丧失,国家政权与作战阵地就在地域上被敌分割了,由此将发生许多新的问题;(二)财政经济之异常困难;(三)英日某种程度的妥协倾向(或相反,在日本坚持独占与威胁南洋的条件下,英日有进一步冲突的可能);(四)如果敌攻广州,中国主要的海道交通有被割断之虞,国际援助将暂时的部分的减弱;(五)全国性伪政权有形成的可能及其对于抗日阵线的影响;(六)抗日阵线中部分叛变的可能,妥协空气的增长;(七)悲观情绪的生长,意见分歧现象的增加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发生而将加诸抗日战争身上的新困难事项。估计到这些困难,才便于有准备有计划地克服之。

    更加进步将表现在下述各方面:(一)蒋委员长与国民党的坚持抗战方针及其在政治上的更加进步;(二)国共关系的改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回与扩大;(三)军队改造工作的进步;(四)游击战争的发展与坚持;(五)国家民主化的进步;(六)民众运动的更大发展;(七)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的实施;(八)抗战文化教育的提高;(九)苏联援助的继续与可能增加及中苏关系的更加亲密等等。

    整个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是中国准备反攻的阶段。其时间长短,依敌我力量变化的程度及国际环境如何而定。但我们应该准备长期战争,熬过这一段艰难路程,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

    第二阶段中虽然敌我在战略上是相持的,但仍有广泛的战争,主要表现于主力军在正面防御,而广大游击战争则发展于敌入的后方。那时,游击战争在许多重要战略地区将变为非常艰苦的战争,现在就应该准备对付这种艰苦。

    (9)第三阶段

    具体情况不能预计。但彼时必是我之反攻条件业已准备完毕,同时敌之困难程度大大增加起来,国际形势又大大于我有利。彼时战争形势,不是战略防御或战略相持,而是战略反攻了;不是战略内线,而是战略外线了。彼时国内政治上必须有大的进步,军事上必须有新式技术,否则反攻是不可能的。

    (10)保卫武汉是争取时间问题不是死守问题

    保卫武汉斗争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消耗敌人,又一方面在于争取时间便于我全国工作之进步,而不是死守据点。到了战况确实证明不利于我而放弃则反为有利之时,应以放弃地方保存军力为原则,因此必须避免大的不利决战。战略决战,在一二两阶段中都是不应有的,都足以妨碍抗战的坚持与反攻的准备,因此必须避免。避免战略决战而力争有利条件下的战役与战斗的决战,应是持久战的方针之一。于必要时机与一定条件下放弃某些无可再守的城市,不但是被迫的不得已的,而且是诱敌深入,分散、消耗与疲惫敌人的积极的政策。在坚持抗战而非妥协投降的大前提下,必要时机放弃某些据点,是持久战方针内所许可的,并无为之震惊的必要。

    (11)由目前过渡到相持阶段

    只有停止敌之进攻,才有利于我之准备反攻。而要达此目的,还须给一个大的努力。故由目前过渡到敌人被迫停止其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其占领地,出现整个敌我相持的阶段之时,还是一个斗争的过程,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到。因为敌在占领武汉之后,还不会立即结束其进攻,他必定还想向广州、西安、宜昌、长沙、衡州、梧州、北海、南昌、汕头、福州等地及其附近地区进攻。我要停止敌之进攻,还须针对着敌人这种企图继续执行战略的运动防御战,用极大努力进行坚持的战斗,再行大量地消耗敌人而又不为敌人所算,使敌之进攻不得不停止,把战局过渡到敌我相持的有利局面。

    (12)但相持局面快要到来了

    敌人占领武汉之后,他的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弱点将更形暴露了。如果他再要进攻广州、西安、宜昌、长沙、〈南〉昌、梧州、福州等地并作占领之企图,他的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之弱点所给予他的极大困难,必将发展到他的进攻阶段之最高度,这就是我之正面主力军的顽抗与我之敌后庞大领土内游击战争的威胁,所加给敌人兵力不足(他不能足)与兵力分散(他不能不分散)现象上的极大困难。这一形势--在敌则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在我则正面防御与敌后威胁,这是敌之极大劣势,我之极大优势。当然,在整个敌我力量对比上说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形势并未变化,这只有在长期相持阶段内我用全民族的极大努力,并配合国外条件,才能使之变化。然而敌在进攻武汉的战斗中,他之强的力量已经进一步发挥了。这种强的力量之进一步发挥,一方面固然给了我们以损失,然而同时就给了他自己以困难。因为敌之强的力量(同时即是其不足的与分散的力量)在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之后,气力势将衰退下去,就不得不使其总的战略进攻接近了一个顶点。我们承认敌之进攻还有一点余威,并最好与最恰当的是估计到他的这点余威还相当的大,因此还有充分可能他要攻略广州、西安、宜昌、长沙、南昌、梧州、福州等处及其附近地区,甚至要准备他向着整个粤汉路与西兰公路之进攻。然而这在总的敌人力量上将只是一点余威。在日本的整个国力上说来,他要北防苏联,东防美国,南对英法,内镇人民,他只有那么多的力量,可能使用于中国方而的用的差不多了。并且在其正面与占领地内必须对付的广泛战争还依然存在,日苏、日美、日英、日法之间的矛盾在增长着,国内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前线官长与士兵的矛盾,大量支出与财政竭蹶的矛盾在加深着,这些都是使得敌人大大皱眉的地方。我们及全国人民必须看到这些地方,不为主要大城市与交通线之丧失所震惊,赞助政府调整全国之作战,有计划地部署粤汉路、陇海路、西兰公路及其他战略地区之作战,部署庞大敌后地区之游击战争,捉住敌人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弱点,给以更多的消耗,促使更大的分散,使战争胜顺利地与确定地转入敌我相持的新阶段,这是全国当前的紧急任务。

    (13)敌力在逐渐减少我力在逐渐增加中

    敌人是否增加了力量呢?就其原有的力量来说,没有什么增加,相反,他的力量大大地减少了。敌人原有的军力与经济力,是大大消耗了。十五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村,毁灭了数百架飞机与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直到他被迫停止其战略进攻之时为止,他还要消耗一大批力量。在这点上,他的盟友希特勒早已大大地发起愁来了。然则敌人毫无力量的增加吗?有的,这就是对于中国主要的大城市与交通线及部分乡村之占领,从各国手里及,中国民族资本手里夺取了市场,与从中国手里夺取了资源与生产工具,夺取了许多人力,这些是日本战争之唯一目的,他是暂时地增加了这些东西。然而问题是:这些东西能抵偿已有的战争消耗吗?不能,消耗了的全部战争“投资”是已经消耗了,他要取偿还需付以新的生产投资。问题又是:抛开日本生产投资之无能不说,假定他能的话,他能取偿其战争消耗吗?也不炭。因为往后依然存在着广大战争,依然每天要消耗。只要有广大的敌后游击战争存在,例如现在华北的游击战争那样,他的取偿是很困难的。由于不断的战争,他将不但不能取偿旧的,而且还须支付新的,只要我们的抗战坚持下去,日本的这条可怜命运是大体确定了的。我们说日本在第二战略阶段即相持阶段中将逐渐化强为弱,化优为劣,这种继续消耗是决定的一方面。现在说到中国方面。中国力量究竞是减少了呢?还是增加了?我们的回答是减少了,又增加了。减少的是原有力量的质与量,这表现在军队人员武器的消耗,人口、工业、土地与资源的损失等上面,这是使得我们感到困难的重要的一方面。然而不是没有增加的,增加的是新的质与量,这表现在全国的团结,军队的进步,政治的进步,文化的进步,人民觉语程度与组织程度的提高。主力军虽后退了,游击战争却前进了。一部分地方虽损失了,另一部分地方却进步了。问题是在:增加的程度今天还不够,今天还不够停止敌之进攻,今后更不够实行我之反攻,因此发生了必须用广大持久的努力去增加新的力量的问题。而这种增加,即全民族各个阶层中生动力量之更大发动与党政军民各方面之更大进步,基于今后之广大持久的努力是完全可能的。在主要的依靠自己生长的力量,再配合之以敌人困难之加重,国际助我之增强,就能使整个敌我形势发生变化,由敌优我劣之现时形势,走到敌我平衡,再走到我优敌劣,这就是长期相持阶段中必须解决也可能解决的根本问题。

    (14)敌据城市我据乡村,所以战争是长期的,但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

    于是问题在:敌人占领中国主要的大城市与交通线之后,敌据城市以对我,我据乡村以对敌,乡村能够战胜城市吗?答复:有困难,但是能够的。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不但由于敌是帝国主义国家,我是半殖民地国家,而且由于这个帝国主义又复占据我之城市,我则退至乡村以抗敌,因而造成了长期性,速胜论在此是毫无根据的。然而今天中国的城市乡村问题,与资本主义外国的城市乡村问题有性质上的区别。在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在实质上形式上都统制了乡村,城市之头一断,乡村之四肢就不能生存。不能设想,在英、美、法、德、日、意等国,能够支持长期反城市的乡村农民战争。半殖民地小国也不可能。半殖民地大国如中国,在数十年前也很困难。半殖民地大国如中国,在今天,却产生了这种可能。这里明显的是三个三位一体的条件。第一是半殖民地条件。在半殖民地,城市虽带着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制乡村,因为城市太小,乡村太大,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不在城市。第二是大国的条件。失去一部,还有一部。敌以少兵临大国,加以我之坚强抵抗,就迫使敌人发生了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的困难,这样就不但给了我一个总的抗日根据地,即大后方,例如云、贵、川等地,使敌无法占领;而且在敌后也给了我以广大游击活动地盘,例如华北、华中、华南等地,使敌无法全占。第三是今日的条件。如果在数十年前中国被一个强大帝国主义国家武装侵占,例如英占印度那样,那是难免亡国的。今天则不同,今天主要的是中国进步了,有了新的政党、军队与人民,这是胜敌的基本力量。其次是敌人退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已临到衰老的境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与造成着把他自己送进坟墓的条件。又其次是国际形势变化了,旧的世界接近死灭,新的世界已见曙光。这些道理,我在《论持久战》中已详说过了。总之,在今天的半殖民地大国如中国,存在着许多优良条件,利于我们组织坚持的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力量,变化敌我形势,再配合之以世界的变动,就能把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毫无疑义,乡村反对城市就在今天的中国也是困难的,因为城市总是集中的,乡村总是分散的,敌人占领我主要的大城市与交通线之后,我之行政区域与作战阵地就在地域上被分割,给了我们以很多困难,这就规定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与残酷性。然而我们必须说,乡村能够战胜城市,因为有上述三位一体的条件。在内战条件下,极小部分的乡村支持了长期反对城市的战争,还当帝国主义各国一致反共的时期。谁能说在民族战争条件下,又当帝国主义阵营分裂之时,中国以极大部分的乡村,不能支持长期战争去反对城市敌人呢?毫无疑义是能够的。并且现在的所谓乡村,与内战时期的乡村有很大不同,不但地域广大,而且在云、贵、川等省大后方中,尚有许多城市与许多工业,尚可与外国联络,尚可建设。依据于大后方的保持与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建立,从长时期中生息我之力量,削弱敌之力量,加上将来国际有利条件之配合,就能举行反攻,收回城市。蒋委员长在去年十二月告国民书中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胜利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是完全正确的,战争虽困难,胜利前途是存在的。

    (15)妥协危机严重存在,但能够克服

    我们早就说过,一部分患着恐日病的人们时刻企图动摇政府的抗战决心,主张所谓和平妥协,过去曾见之于南京失守之后,现在又在蠢蠢欲动了,这是敌人阴谋在抗日阵线内部的反映。这种危机是严重存在的,国人必须充分注意,不让亲日派得售其奸。亲日派的企图和敌人的企图是一致的,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假令得售其奸,抗战的前途就成大问题。因此,全国上下憬然觉悟于敌人阴谋与内部反间之可畏,自动自觉地努力反对这种阴谋,一刻也不容放松。这种危机是否能够克服呢?那是能够的。在国共两党及一切爱国志士团结一致并作了必要的努力之后,克服妥协危机,驱除助敌张目的妖魔鬼怪,而把抗战坚持下去,不但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亲日派究竟没有多大的势力,抗日派的势力大于亲日派。

    (16)相持阶段中游击战争的新形势

    新阶段中,正面防御的是主力军,敌后游击战争将暂时变为主要的形式。但敌后游击战争在敌我相持的新阶段中,将采取一种新形势发展着。仆么是游击战争的新形势呢?师第一,在广大地区中仍能广泛的发展。这是因为在我则土地广大,在敌则兵力不足与兵力分散,只要我能坚持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并正确地指导之,敌要根本限制我之发展是不可能的。但第二,在某些重要战略地区,例如华北与长江下流一带,势将遇到敌人残酷的进攻,平原地带将难于保存大的兵团,山地将成为主要的根据地,某些地区的游击部队可能暂时的缩小其数量,现在就应准备这一形势的到来。在现在,为了策应正面主力军的战斗,为了准备转入新阶段,应把敌后游击战争大体分为两种地区。一种是游击战争充分发展了的地区如华北,主要方针是巩固已经建立了的基础,以准备新阶段中能够战胜敌之残酷进攻,坚持根据地。又一种是游击战争尚未充分发展,或正开始发展的地区,如华中一带,主要方针是迅速的发展游击战争,以免敌人回师时游击战争发展的困难。在将来,为了配合正面防御使主力军得到休息整理机会,为了生长力量准备战略反攻,必须用尽一切努力坚持保卫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在长期坚持中,把游击部队锻炼成为一枝生力军,拖住敌人,协助正面。一般说来,新阶段中敌后游击战争是比较前一阶段要困难得多的,我们必须预先看到这种困难,承认这种困难,不可因为前一阶段的发展容易而冲昏了头脑,因为敌人一定要转过去进攻游击战争。然而是能够坚持的,一切敌后工作的领导人们必须要有这种自信心。因为民族战争中的游击战争,不论敌人如何的强,总比内战时的条件优良的多。在这里,争取与瓦解伪军以孤立日寇,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17)抗日战争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以上说的都是抗日战争的形势回题,以下要说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势。

    抗日战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之时,同时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之时。由于新阶段中将遇到比前更多的困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应该适应这种情况而表现其向困难斗争并将任何困难战而胜之之伟力。为了在目前过渡期间以及到了将来的新阶段,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表示其对于困难之无能,而是表示其具有克服困难之伟力,就必须认真的巩固统-战线与扩大统一战线。并且应该懂得:长期的战争必须有长期的统一战线才能支持,战争的长期性与统一战线的长期性,是不能分离的。

    (18)国民党有光明的前途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而两党中以国民党为第一大党,抗战的发动与坚持,离开国民党是不能设想的。国民党有它光荣的历史,主要的是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反对袁世凯,建立过联俄、联共、工农政策,举行了民国十五六年的大革命,今天又在领导着伟大的抗日战争。它有三民主义的历史传统,有孙中山先生蒋介石先生前后两个伟大的领袖,有广大忠忱爱国的党员。所有这些,都是国入不可忽视的,这些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

    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于的地位。十五个月来,全国各个抗日党派都有进步,国民党的进步也是显著的。它召集了临时代表大会,发布了抗战建国纲领,召集了国民参政会,开始组织了三民主义青年团,承认了各党各派合法存在与共同抗日建国,实行了某种程度的民主权利,军事上与政治机构上的某些改革,外交政策的适合抗日要求等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只要在坚持抗战与坚持统一战线的大前提之下,可以预断,国民党的前途是光明的。

    然而至今仍有不少的人于国民党存在着一种不正确的观察,他们对于国民党的前途是怀疑的。他们对于国民党怀疑的问题,就是能否继续抗战,能否继续进步,与能否成为抗日建国的民族联盟的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结合不可分离的。我们的意见怎样呢?我们认为国民党有光明的前途,根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它是能够继续抗战,继续进步,与成为抗日建国的民族联盟的。

    由于敌人进攻的坚决性,敌人对于中国各个阶层的严重的打击与掠夺,全国军队对于敌人的愤怒与抗战的英勇,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涨,国际有利形势之存在等事实,基本上决定了全中国与国民党的政治方向。第一,任何党派,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的政党与团体在内,是非继续抗战下去不可的,谁不继续抗战,谁就只有一条当汉奸的出路,此外没有任何出路。第二,任何党派,只要它是继续抗战的,就非继续进步不可。诚然,国内政治的进步不迅速不普遍,因此招致了战争的损失。但也正因为损失,使得今后不能不在政治、军事、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求进步,以便能够抗拒敌人,恢复失地。这不论是当权的国民党也罢,其他党派也罢,都非继续进步不可。第三,国内进步的重要一环,是国民党组织形式的民主化,使其本身变为抗日建国的民族联盟,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好的组织形式。这种可能有没有呢?我以为也是有的。抗日战争的大势所趋,国民党如果不向广大民众开门,容纳全国爱国党派与爱国志土于一个伟大组织之中,那要担负起继续抗战与战胜敌人的艰难任务是不可能的。在国民党五〔匹〕十多年的历史中,每遇大的革命斗争时,总是把它自己变为革命民族联盟的,最显著而最有历史意义的有两次。第一次,从同盟会组成到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为了反对满清建立民国之目的,联合了一切反满的革命党派(从光复会到哥老会),在这个期间,它的党员充满了英勇斗争的事迹,再接再厉,富于朝气,因而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第二次,民十三年至十六年,为了反帝反军阀之目的,对内联合了工农与共产党,对外联合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建立了有名的“三大政策”,因而创设了黄埔,建立了党军,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所有这些,不但表现了国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也表现了三民主义的发展。今天是国民党历史上第三次变为革命民族联盟的时机,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必须也可能把它自己变为抗日建国的民族联盟。这一伟大的运动已在开始,承认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合法存在,承认八路军加入国民革命军系统,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白宣布“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负担”,以及国民参政会的召集与三民主义青年团的组织,都表示了把它自身变为抗日建国的民族联盟之开始。现在问题是:共产党对于国民党的这一扩大组织的运动将取何种态度?赞成还是反对?我们说,我们任何时候都是赞成国民党把它自已扩大发展成为革命民族联盟的。民十三国民党改组之时,我们就取了赞助政策。今天更当民族危机万分严重之际,我们将尽一切可能赞助之。理由是抗日的友军越大越好,单单一个共产党的发展进步,是不够打退日本帝国主义的。处于第二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虽然发起了与坚持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并在自己的组织上向着广大革命志士开门,用以力争抗日的胜利。但若处于第一党地位的国民党依然保存过去那样的老状态,那就对于抗战,对于统一战线,都非常不利的,抗战将不能获胜,全民族陷于危险,共产党与无产阶级也逃不脱这种危险。所以共产党不但不反对,而且十分希望与坚决赞助国民党扩大与巩固其组织,实行党内民主化,并使其本身变为革命的民族联盟,以利继续抗战与争取最后胜利。

    (19)但在国民党的前途上尚有障碍物,须努力克服才能发展

    国民党的光明前途是存在的,其进步与发展是可能的,蒋介石先生及国民党的大多数是在领导和推动国民党前进。然而谁都明白,国民党中还存在着一些守旧分子,障碍着国民党进步的速度与程度。由于这些分子的存在,并与社会上许多守旧分子相结合,就在民族革命战争的洪流中造成了一股逆流,顽固地抵抗进步之舟,相当有力地阻挠着国家民主化,阻挠着一切为抗战必需的进步事业之推行,阻挠着蒋介石先生在历次宣言、谈话、演说、命令中所说很多很好的方针方法之推行,阻挠着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之实施,阻挠着国民政府救国法令之实施,阻挠着民众运动之发展,这些都是事实,都是国民党进步所以不迅速不普遍与抗战所以受到许多不利的重大原因。他们是反对国民党进步,反对国民党发展,甚至主张妥协的,如果这些分子占居优势,那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就要受到极大挫祈,所以值得严重注意。然而我们坚决相信,这种守旧势力是不能永久存在的,是没有占优势也难于占优势的,他们是逆流,但并非主流。在蒋委员长的领导,国民党大多数人的努力与全国人民的赞助之下,这种守旧倾向是能够克服的。共产党坚决赞助国民党的进步,而对于阻碍进步的守旧分子则希望他们弃旧图新,一同前进。我们希兢这些人变一变,“君子之过如日月蚀”,改变过来就是好的。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守旧的人在抗战过程中进步了,今后必仍有许多人公从抗战教训中发生觉悟而和大众一齐进步起来。这就是抗日战争中守旧分子的可变性。但也可能有少数人变得更坏,甘心被抗战巨涛席卷以去,这也是可变性的一面,对于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可惜的了。

    (20)其他党派国样有光明前途

    一切加入抗日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党派,在坚持抗战与坚持统一战线的大前提下,都有发展的前途,我们都愿意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并给以尽可能的赞助。这不论对于第三党,国家青年党,国家社会党,救国会派,或其他任何集团,任何党派,都是一样。很明显的,所谓一切党派在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的大前提下都有光明前途,是包括了克服各党内部守旧倾向这种努力的。如果存在着不利抗战与统一战线的守旧倾向而任其发展下去,那就有断送其光明前途的危险。这不论是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其他党派也好,都是一样,都应充分注意的。

    (2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由于中国的历史原因,使得今天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同于任何外国的统一战线,如人民阵线等,也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线,如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有它今天的中国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于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非常严重的意义的。

    这些特点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共有八个,即是:全民族抗日的,长期性的,不平衡的,有军队的,有十五年经验的,大多数民众尚无组织的,三民主义的,处于新的国际环境中的。

(责任编辑: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