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尝试为数字监管“松绑”

2025-11-29 06:2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欧盟尝试为数字监管“松绑”

2025年11月29日 06:21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蔡 淳

作为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组织创始成员,保加利亚在首都索非亚科技园建设了千万亿级超级计算机。图为索非亚科技园一角。 经济日报记者 蔡 淳摄

欧盟近期提出一系列放宽数字监管法规的建议,这一颇具争议的政策转向,引发欧洲内部从产业界到政治圈的激烈讨论。作为过去10年全球最严格数字治理体系的制定者之一,欧盟曾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人工智能法案》(AI Act)为标志,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强调隐私保护与权利优先的监管典范。然而,在科技浪潮加速、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欧盟正在重新评估自身的制度负担与发展动力,并尝试推动一场旨在“松绑”的改革。

欧盟委员会11月19日公布一揽子精简、调整数字与科技监管举措的改革建议。《人工智能法案》方面,欧盟委员会建议,将生物识别监控、公共事业供应、医疗系统、信用评估、求职筛选以及执法等敏感领域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相关规定,最迟比原定时间推后16个月生效。此外,还将统一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入口,并将更多人工智能监管职能集中到欧盟人工智能办公室。

在针对《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调整上,关于数据主体访问请求的拒绝理由将被适度放宽;企业在使用匿名化和假名化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时将拥有更大空间;广泛关注的“存储在浏览器中的文本数据”(cookie)弹窗也将迎来变化,用户未来或可在浏览器的统一控制界面中对某些“无风险”cookie进行管理。

业界人士认为,欧盟此次调整受多重因素影响。

首先是欧委会力图提升科技竞争力。以往的“欧式严格监管”虽体现价值导向,却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形成了结构性障碍。欧委会公开表示,此次改革旨在为企业“松绑”,鼓励更多企业创新,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其次是响应企业和行业关于减少行政负担的诉求。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表示,欧盟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小企业,常常被层层叠叠的僵化规则所束缚。通过精简繁文缛节、简化欧盟法律、开放数据访问权限以及推出通用的欧洲企业钱包,欧委会正为创新在欧洲的发生和推广创造空间。据估算,改革措施若顺利实施,到2029年欧盟企业行政成本可减少高达50亿欧元。同时,计划引入的“欧洲商业钱包”将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数字身份,有望进一步减少文书成本,每年为企业节省高达1500亿欧元。

再次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过去数月,美国大型科技平台、行业组织乃至美国政府都持续施压,要求欧盟放松对数字经济的严格管控。有报道称,来自美国政府、硅谷企业以及包括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在内的欧洲重量级人物的持续游说,是促使欧盟委员会作出政策调整的重要原因。对美国而言,欧盟的监管方式与钢铝关税问题直接挂钩,美国官方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在数字监管上展现更大灵活性,美国将考虑下调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这使得数字监管改革事实上成为美欧经贸谈判的一部分。

最后,新提案充分体现了欧盟机构更趋务实的心态。新提案提出的数字综合框架意在统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数据治理相关规定,简化公司流程,减少企业在跨成员国经营时面临的制度碎片化问题。多项“高难度”新规也将只在确保企业拥有所需的标准和支持工具后才会正式适用。这被视为欧盟在面对复杂技术环境时的务实应对,也为企业进一步适应规则提供了缓冲。

观察人士同时提醒,此次改革并非旨在全面“松绑”,毕竟《数字服务法》(DSA)和《数字市场法》(DMA)等核心制衡平台权利的法规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即便如此,改革提议仍在布鲁塞尔引发强烈反弹。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作为欧盟数字主权的象征,被不少欧洲政界人士称为“几乎神圣不可侵犯”的政策。随着草案内容曝光,公民权利组织、隐私倡导者和部分议会成员批评欧盟委员会削弱基本保障措施,指责其在科技巨头与外部压力下退缩。而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有关规定的推迟实施,可能削弱欧盟在防范算法歧视与技术滥用方面的能力。荷兰莱顿大学法律与数字技术中心副教授詹克劳迪奥·马尔吉耶里明确指出,新提案标志着欧盟在对技术监管方面出现了价值取向的转变,如果目前版本的草案通过,这将使欧盟模式更接近一种以产业为驱动、对数据与人工智能监管更宽松的做法,而不再坚持过去那种“权利优先、谨慎监管”的传统。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提案提交欧洲议会及27个成员国政府审议,围绕该改革的争论预计将在未来数月升级。根据欧盟立法流程,改革能否最终落地,需要跨机构、跨党派达成广泛共识,而这一过程势必伴随激烈的政治博弈和游说行动。过去《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与《人工智能法案》的立法历程都曾经历长时间的政治拉锯,当前的改革提案同样面临修订、削弱甚至部分被否决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欧盟在数字监管上的调整既被视为一次自我纠偏,也被视为一场价值与现实之间的艰难平衡。在科技快速演进与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洲正在尝试从“价值先行”的监管模式向“价值与竞争力并重”的框架过渡。这一转变是否能真正帮助欧洲重振科技实力,同时守住隐私和权利保障的底线,将取决于未来立法过程中的每一步。无论结果如何,布鲁塞尔已明确发出信号:欧洲数字治理的方向,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经济日报记者 蔡 淳)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