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原大地引发热烈反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道出了广大经营主体的心声。
河南省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里,项目负责人许亚峰接到了区服务专班工作人员的电话:“问题清单已经发给您了,您再看看还有哪些难题?”
半年前,许亚峰还在为生产线“中途改道”而犯愁。2024年,盐津铺子在漯河经开区新建肉脯生产线,建至中途时,公司经市场调研发现魔芋类食品“大魔王”系列销量增长迅猛,于是准备将肉脯生产线变更为魔芋爽生产线。
“最难办的是跨部门流程。”许亚峰回忆,“消防审批、绿化布局、水电气管网改造、厂房规格调整,每一项都涉及多个部门。”
“企业有难处,我们必须跑起来!”漯河经开区企业服务专员周博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当晚便整理出问题清单。
相关情况上报区服务专班后,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现场办公,要求所有问题的解决路径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分管领导召集电力、水务、热力公司及住建、消防等部门,现场敲定方案。服务专员全程驻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随后,一场协同战火速打响:电力公司特批绿色通道,72小时完成变电站扩容;水务部门重新测算用水指标,协调管道改线施工同步进行;消防验收采用“预审+分段验收”模式,节省60%等待时间。
多方努力下,企业项目原需6个月的变更流程缩短至15天,魔芋爽生产线投产时间从预计的2026年4月提前至今年11月,预计可增加额外产值超5亿元。
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漯河经开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创新推出“一件事集成服务”综合窗口,657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集成”,“即办件”占比超92%,承诺时限压缩超92%。推行“帮办代办”全覆盖和“容缺受理”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点对点”服务。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与“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坚持“走下去、到企业、面对面、一对一”,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建立“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问题解决率达100%。
“我们将持续强化助企服务,有效提升产业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漯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少宏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