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成果亮相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11-28 10:56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成果亮相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年11月28日 10:56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董庆森

11月21日至2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多项产学研融合创新成果亮相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引来不少专业观众驻足。

展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湖北省省长李殿勋一行参观了地大机器人创新应用展区,重点听取了智能踏勘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汇报,并对机器人使用场景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刘杰在看望慰问参展师生时表示,要将目光聚焦于实际应用场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湖北支点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地大力量。

在模拟野外场景展区,国内外首套智能踏勘机器人在会场进行了采样操作,不少行业专家来到展位咨询交流。该项目团队负责人曹卫华教授介绍,这款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合力研发的智能勘探机器人,具备在复杂野外地形下自主运行与作业的能力,可精准完成野外环境感知、自主导航、岩石样本采集、地磁数据测量等关键任务。

曹卫华表示,通过和无人机系统的配合,该型机器人能够大幅提升高原、高海拔、无人区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野外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领域长期面临的高风险、高强度作业的现实困境,为矿产资源的绿色、高效勘探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

陈鑫教授团队与国网电科院合力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压电器设备带电作业机器人也亮相会场。陈鑫表示,该型机器人面向电网运维以“机器换人”的重大需求,通过融合多元信息感知和数字孪生,实现非结构化环境的建模、未知空间的操作规划和近自然的人机交互。此外,通过解决高压环境的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问题,保障机器人在高压环境下稳定执行设备外绝缘干冰清洗、激光剥线、配网验电接地环安装等多种精细作业任务,具备高精度立体视觉定位、一键式远程智能操控、近距离等电位作业三大特点。目前,该型机器人已在武汉、黄石、咸宁等多地的电力运维场景应用。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