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放需求”到“精准供给” 促消费政策再升级

2025-11-28 07:12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从“释放需求”到“精准供给” 促消费政策再升级

2025年11月28日 07:12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郭冀川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促进消费政策,旨在释放消费潜力。近期,促进消费政策再升级。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日前印发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表示,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适配,就是消费品生产供给端主动适应消费趋势变化,从产品设计开始就精准匹配多元消费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奔赴,在质量、结构、效用等方面动态匹配。

政策给出了提振消费新思路:从“释放需求”转变为“精准供给”。《实施方案》明确了一系列落地措施,例如在供给端提出发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厂,推动生产高效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要;在消费端要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

从“大批量”到“按需造”

柔性工厂撬动消费新需求

作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柔性制造工厂的核心特征在于“柔性”,即能够快速响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使得生产企业可以实现“以需定产”,快速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减少供需错配。

汽车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走在前列。在制造端,车企通过将车身、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系统等拆分为独立模块,各模块支持快速更换或升级,根据车主订单需求,实现“按需组合”的个性化生产;在用户端,车企通过“场景化套餐”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用户可按需订购汽车的外观、自动驾驶等功能。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正在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满足”,市场裂变为多层次细分领域。柔性制造工厂通过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这种“按需生产”的能力,使企业从“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有效激活长尾市场需求,为消费升级提供供给端支撑。

在推动柔性制造工厂建设中,政策支持起到重要作用。《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广柔性化与定制化模式,实施“千厂千面”改造计划,建立“用户需求—智能设计—柔性生产”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在家电、家具、制鞋、箱包、纺织、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柔性制造工厂。谢远生举例说,柔性制造带动“小单快反”式生产变革,服装等行业“两天打样、三天出货”成为普遍趋势,大幅提升企业新品投放数量和效率。

资本市场成为不少企业赋能柔性制造能力的重要助力,例如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发行1.2亿元可转债,重点推进“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和“高端铸造及加工改扩建”项目,提升了企业柔性生产能力,强化定制化响应速度。

在个性化消费崛起与市场细分加速的背景下,柔性制造工厂以其“快速切换、灵活适配”的制造能力成为企业抢占消费新赛道的重要抓手。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为企业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底气,资本市场的资金注入与资源赋能更为企业提升柔性制造能力给予加持。

解锁消费新场景

以技术创新满足多元需求

在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动消费品首发、有序发展平台消费、规范发展共享消费等举措。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杨枿表示,当前,消费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杨枿说:“我们将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丰富首发平台载体,鼓励企业发布新品、开设首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发展健康消费,培育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消费新场景的探索离不开技术的赋能。例如京东数据显示,在今年“双11”期间,京东3C数码AI(人工智能)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智能眼镜、AI玩具等产品的成交额增速明显。不仅如此,大屏AI手机、游戏笔记本的C2M定制比例分别超过30%和50%。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尤其是儿童与老年群体,对陪伴的情感诉求愈发强烈。AI玩具的出现,精准捕捉了这一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予玩具“情感交互”能力,构建起全新的陪伴消费场景。

“未来的AI不仅是工具,还是可以与人共同成长的伙伴,AI伴侣会耐心倾听用户的心声,给予温暖的回应。”上海灵宇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宇宙”)创始人兼CEO顾嘉唯对记者介绍,这种超越传统玩具的互动体验让AI伴侣成为很多消费者情感寄托的载体,也激发了巨大的消费潜力,灵宇宙研发的AI教育伴侣“小方机”在今年“双11”期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顾嘉唯说:“当下资本对新消费场景关注度颇高,今年以来我们获得了来自风险投资机构、券商、上市公司、教育娱乐等机构的投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产品技术研发以及海内外市场拓展。”

另一个消费新场景与新业态持续涌现的领域是体育运动,从实时监测心率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到精准记录运动轨迹的运动监控手表,再到运动助力外骨骼,多元技术路径创新拓展了体育运动消费空间。例如开放式耳机中的水下运动耳机品类,就为游泳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选择。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消费新场景的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和娱乐互动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消费品的溯源与认证将更加透明可靠。

郑磊说:“消费新场景的探索是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的关键举措,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消费市场的升级与拓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消费新场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