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城镇积极兴边聚人

2025-11-28 05:47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边境小城镇积极兴边聚人

2025年11月28日 05:47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马维维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扎实推进边境城镇建设。边境城镇建设,事关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作为全国6个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朝阳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改造提升,让这座边境小城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治国必治边。受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影响,我国边境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块短板。推动边境城镇加快发展,对于维护边疆安全稳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促进民族团结等意义重大。

202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黑龙江、广西、云南、新疆等地的6个城镇部署试点工作,明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边境小城镇建设。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朝阳镇地处黑龙江沿岸中段,是此次试点之一。一年过去了,这里的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开展得怎么样?为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

加强统筹规划

朝阳镇位于嘉荫县中心地带,嘉荫县常住人口4.4万人,朝阳镇就有3.1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好朝阳镇,就是建设好嘉荫县。

朝阳镇人口较少且未通铁路和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却也有独特的发展优势。醉美龙江G331边防公路穿镇而过,与伊春市直通边境的伊嘉公路在镇上交会;嘉荫口岸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已建成国家一类口岸;地处小兴安岭深处,坐拥优质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朝阳镇与我国众多边境小城镇一样,短板待补、未来可期。

作为建设主体,嘉荫县在黑龙江省和伊春市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试点机遇,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手编制建设规划,提出将朝阳镇主城区作为核心区域,以“宜居环境聚人气”为主线,大力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让民生项目处处开花,打造“全域友好型”城镇生活圈。“我们要着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从根本上增强边境城镇的吸引力。”嘉荫县县长王东海说。

此次朝阳镇建设规划涉及住房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风貌环境五大领域,建立包含27个攻坚项目、58个远景项目的动态项目储备库。王东海说:“从提升口岸综合基础设施能力、带动县域产业配套要素精准落地,到推动朝阳镇界江风景旅游带建设项目、培育跨境康养旅游业态等经济新增长点,再到改造升级老旧小区、城镇公园、农村公路等城乡基础设施,以更好的环境引才留人等,这些方面的提升在试点建设中都有体现。”

国家级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落地,牵动国家、省、市、县、乡镇多级工作层面,也对嘉荫县提出了更高要求。嘉荫县专门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各环节要素保障,确保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好。嘉荫县委常委冯昌林告诉记者,在部委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当地通过参加省、市相关单位专题会议等方式,系统梳理边境小城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短板弱项,形成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我们积极联系专家开展指导做好规划和建设,为此次试点提供‘靶向性’技术支持,有效提升项目谋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落地,往往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审批。针对可能存在的信息壁垒、决策链长等影响效率的问题,嘉荫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合多部门力量,不让文件多跑路,让机制围着事项转,以工作机制保障试点建设。

今年4月,嘉荫县专门建立多部门集中办公机制,要求各相关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建集中办公专班,并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将以往的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以政务整合“握指成拳”的效果确保试点建设各项任务高效实施。“通过跨部门集中办公机制落实重要项目建设,很多事项可以‘当场议、当场决’,有效避免了‘多头对接、重复跑腿’问题,特别是杜绝了一些复杂问题的‘甩锅推责’现象。打破壁垒、畅通信息后,各部门沟通与协调效率大幅提升。”冯昌林说。

激发产业活力

在朝阳镇永安村,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直通嘉荫口岸。这条今年7月新建成的嘉荫口岸—永安村公路项目,成为伊春市和周边地区通往国门的新通道。“公路建成后,货车通关不用再走又窄又破的小路,边民开展互市贸易更方便了。”嘉荫县口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立军说。

近年来国家出台互市贸易政策后,嘉荫县在紧邻嘉荫口岸处建起边民互市贸易中心。这条全新的口岸公路建设完成后,为当地边民开展互市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外地游客购物打卡的新选择。嘉荫县口岸互贸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公路开通不久就迎来国庆中秋假期,大批游客驾车前来购物,单日销售额最高达17万元。

嘉荫口岸内部场地也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建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进境粮食监管场地,并于今年6月获得了大豆、玉米及杂粮等进口资质。10月,通过互市贸易进口了1760吨燕麦原粮,为嘉荫发展进口粮食落地加工奠定了基础。“此次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后,嘉荫口岸将为更多货物贸易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王立军说。

作为试点建设项目,嘉荫县对位于朝阳镇的嘉荫经济开发区也进行了基础设施升级。总投资1.35亿元的“嘉荫经开区提质扩容建设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企业孵化研发中心已于2024年11月竣工投用,为企业提供“办公+研发+展示”综合服务;二期园区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三期内涝强排站工程预计2026年竣工验收。

“经过试点建设,嘉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实现全方位提质扩容。目前多家企业已经在谋划发展白桦树汁和清洁能源等项目,新建成的孵化中心也已投入使用,随时可以进驻。”嘉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程建平说:“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让许多企业决定来此投资兴业。比如,伊春市宇善嘉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项目已经启动建设。”

基础设施的升级,发展环境的改变,给遇到困难的企业带来了新机会。嘉荫经济开发区内多家关停的木材加工企业将发展目标锁定小兴安岭林区特有的白桦树汁资源,发展起白桦汁加工产业。原先从事木材加工的伊春龙汁桦食品生物有限公司,如今已建起2条白桦汁生产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当地围绕旅游资源建设的溢出效应也日益显现。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远近闻名。今年9月,长达1.68公里的沿江绿道一期工程建成,连接嘉荫县恐龙文化广场和界江观景平台,在这里眺望浩浩荡荡的黑龙江,令人心旷神怡。绿道建成后,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欣赏黑龙江美景、休闲漫步的好去处,也得到了许多网络旅游博主的推介。为了提升游玩体验,这里还专门设置了健身器材和康体设备,居民游客可通过互动大屏进行打卡记录等。

在这条绿道南侧,嘉荫县专门规划建设了一条道路,有效畅通沿边沿江旅游交通。“这条路建成后,通过331国道自驾来游玩的游客更多了。”江景石苑民宿负责人魏景江说,今年夏天能明显感觉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后,当地旅游更加火爆了,假期里店内经常一床难求。他也因此加大投入力度,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设计布局、提升民宿品质,从而吸引更多游客。

改善民生福祉

一手促发展,一手惠民生。结合此次试点机遇,嘉荫县和朝阳镇也在持续思考,该如何提升镇区居住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发展边境旅游等产业,更好地留住人、吸引人?

嘉荫县人民医院是当地一所公立医院,往年一到冬天,老旧的门窗挡不住寒风,无论是大厅还是诊室都没个热乎气儿,十分不便。此次试点,住建部门对医院外墙、门窗、屋顶等进行整体更换和加固维修,并于10月完工。今年入冬后,崭新的门窗、厚实的墙体让医院里温暖如春。“医院进行全方位改建后,冬天能让大家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就诊,解决了多年的大问题。”嘉荫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嘉博对记者说。

“咱们镇上的中学也有了像模像样的体育馆!”嘉荫县第二中学体育馆的建成,最近成了朝阳镇居民茶余饭后的新话题。今年,仅用不到5个月时间,一座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崭新体育馆就在嘉荫县二中校园内建成。天寒地冻时,学生们可以在温暖的体育馆里开展体育活动。此次建设还改造了60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看着学生们在操场上欢快地运动,嘉荫县第二中学校长冯启田自豪地说:“如今我们这个‘国门中学’,硬件设施也是一流的。”

试点不仅要让当地居民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还要改善居住品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朝阳镇许多居民小区建成年代久远,公共区域的楼梯、墙面、地面破损严重,管线常年失修,居住环境破败不堪。10月底,当记者走进位于朝阳镇朝阳社区的边防小区时,楼道内重新平整粉刷后的墙面清爽洁净,从小区外到楼梯间地面全部完成硬化重铺,杂乱的管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宽带通信盒。“今年小区改造可真是下了功夫。过去环境脏乱差,现在楼里楼外大变样,住着可踏实了。”退休居民于喜华说。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幸福感倍增。在试点过程中,嘉荫县积极征集朝阳镇老旧小区居民意见,将建设聚焦化解邻里矛盾、提升居住品质等方面。根据群众意见和小区现状,嘉荫县在朝阳镇布局了三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提档升级等民生项目,改造楼体、屋顶、路面及管网等,包括18个小区及单体楼,改造面积超5万平方米。嘉荫县住建局局长李全伟介绍,本次试点建设实施1年以来,朝阳镇已有7500余名居民住上了改造后的小区。

如今,对边境小镇居民来说,日常像城市居民一样到体育馆里运动锻炼,不再遥不可及。作为此次小城镇试点建设项目,嘉荫县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一座近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馆,采用电力储能式供暖,配备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标准游泳池等。“以前夏天才能去江边游泳,天冷就没法游了,去伊春游泳馆车程要200多公里。这回室内游泳馆开放后,我能随时带着外孙去游泳了,还能参加各种比赛,真是太好了!”朝阳镇居民高飞宇说。

边境小城镇条件好了,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来这里安家立业。朝阳镇恐龙大道上有一座闲置的医养中心,如今被改建成4800平方米的嘉荫县人才公寓。嘉荫县人才工作中心主任孙秀楠介绍,公寓楼有两人间和单人间,还提供餐饮等配套服务。今年毕业季,良好的条件吸引了许多大学生来嘉荫县工作。大学毕业生何磊和曲钊田告诉记者:“县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居住条件,我们心里暖暖的。”(经济日报记者 马维维)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