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2025-11-28 05:3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充分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2025年11月28日 05:32   来源:经济日报   袁 莉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具有关键作用。

从31个省份今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均超4万亿元。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6个经济大省成绩斐然,合计贡献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4.6%,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稳定全国经济基本盘中起到“压舱石”的兜底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具有关键作用。

我国经济大省普遍具有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完善、创新能力强等特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列,承担了更多责任,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重要支撑。例如,广东省前三季度的第二产业总量占全省总量比重为39.7%,实体经济增长稳健、韧性突出;今年新经济占比达到25.5%,绿色能源等在经济体中规模持续扩张,占比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又如,前三季度,浙江省新兴产业投资保持活跃,高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均有不小幅度的增长;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供给能力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优势显著。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各展所长,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当前,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抬头,叠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风险挑战多、竞争压力大。在此背景下,作为稳经济的主力,经济大省要扛住责任、勇挑大梁,紧盯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厚植经济发展优势,准确把握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经济条件、比较优势与实际需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

强化政策精准赋能,释放“挑大梁”内生动力。加大资源要素倾斜,优先保障经济大省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对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项目,实行能耗单列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挑大梁”成效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对超额完成稳增长、创新突破、开放合作目标的经济大省给予财政奖励、政策试点优先权等激励。

打牢稳增长基础。扩大有效投资,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投资重点向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同时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深海极地等未来产业。提振消费市场活力,通过业态创新、场景融合、数字赋能,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挖掘新热点,激活消费主引擎。稳定外贸外资,巩固发达经济体市场,通过“品质升级+品牌出海”提升竞争力,加大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

引领创新驱动。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硬核平台。针对半导体、工业软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列出“卡脖子”清单,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参与,集中资源攻关。建设“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孵化”全链条平台,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创新平台”的产业集群。

培育内生发展动能。赋予经济大省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其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开展首创性探索,将改革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跨境服务贸易、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强化区域协同联动,通过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者:袁 莉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