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养老服务指南回应民生关切

2025-11-27 06:3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新版养老服务指南回应民生关切

2025年11月27日 06:35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郭静原

近日,民政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新修订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南》)。《标准指南》的发布实施,将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养老服务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指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养老服务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议题。“此次修订一方面是为了加快适应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和质量品牌建设,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快推动解决标准缺失、滞后,标准供给结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扎实推进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张军说。

相较于2017版指南,本次修订重点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进一步明确标准对象、完善体系结构。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甄炳亮介绍,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标准指南》新增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特别是在服务提供部分,充分考虑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场景的特点,规范了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各项服务,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筑牢基础。同时,紧跟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增加“委托咨询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指标。

按照有关政策要求,《标准指南》新增“适老化改造服务”“安全管理”“科技助老”等指标;结合推动落实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政策措施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健康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等内容。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较大,融合业态不断丰富,但在服务质量、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不同场景下的服务内容与质量要求亟需厘清,需通过标准化手段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张军强调,本次标准体系修订始终立足养老服务发展实际,重点推动解决标准供给结构不平衡、标准指导性不强、重点标准实施效果不明显、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推动标准化工作紧跟养老服务发展需要、老年人需求变化、养老服务新场景应用,准确把握标准要素内在联系,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老年人群体在生活照护、健康管理、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成为保障高品质老年生活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重点加快适老化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家居环境设计、适老产品研发、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等领域国家标准研制,适老产品和服务标准供给持续加大。”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王玉环介绍,截至今年10月,我国已累计发布262项与适老化、无障碍相关的国家标准,建立起覆盖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体现适老化理念的标准体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老年用品标准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为促进老年用品质量提档升级,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适老家电、适老家具、老人鞋、成人纸尿裤等13项国家标准,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同时,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依据标准中提出的安全、易用、无障碍等理念和要求,提升现有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水平,开发更安全、易操作、更适用于老年人消费群体的产品。

王玉环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持续加强同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快基础通用、行业急需、更新升级类养老服务标准研制,特别是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质量安全、智慧养老、旅居养老等紧贴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标准研制。同时,以《标准指南》发布实施为契机,推动重要标准落地见效,支撑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制度,以标准化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