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即买即得、医保支付”的外卖购药模式,如今已成为不少群众的购药新选择。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陆续试点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成为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
即时配送的便捷与医保报销的实惠,改善了群众购药体验。不过,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卡点,比如部分慢性病处方药、康复器械等仍未列入线上销售目录,导致群众想买买不到;各地区线上线下药品名录不一致、医保编码未打通、药店接入不均衡等问题突出;信息系统集成度不高、处方流转机制不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线上医保购药的便利性和普惠性。
让线上医保购药更加便民高效,关键在于“便捷”与“安全”并行。各地医保部门应坚持线上线下同标同责,推动医保编码与药品目录动态对齐,优先将慢病常用药与必要医疗器械纳入线上可购范围,进一步贯通电子处方、互联网复诊和医保结算环节,打通各环节关键节点,以数据流转效率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提速不能失稳,安全监管必须同步跟进。依托数字化手段,有助于强化价格公示与不公平定价监测,防范假药流通、违规刷保等风险,实现全过程、全链条闭环监管,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购药行为可追溯、落实责任倒查制度,让线上医保购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有责可追。
安全之外,便民更需彰显服务温度。互联网平台与定点药店需完善入驻资质审核制度,公示药品的实际结算价格,主动接受社会比价与舆论监督。同时,通过优化用户界面、提升处方流转效率、加强售后服务,让线上医保购药更温暖可感。
线上医保购药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制度创新,既考验政策设计的精准度,也检验服务供给的温度。扩大品类与监管到位同向发力,真诚服务与智慧监管协同并行,医保个人账户在“云端”才能更好地惠及群众,让患者用药更便捷、更安心。(作者:张 思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