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球汇市波动加剧,而人民币对美元走势稳中偏强。11月2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均升破7.09,创下逾一年新高。26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796元,相较前一交易日调升30个基点。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内涨幅约1000个基点。
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升至4月初以来的高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上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扬。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8.22;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4.66;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2.60。
人民币因何走出全面强势行情?专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在基本面和资金流动方面的强势表现。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多家国际投行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外贸表现强劲,为汇率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资本市场表现亮眼,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向偏强方向调整,这与中国经济稳健发展,而同期美元汇率下跌有关。
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今年,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人民币不跌反涨,反映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美元指数走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上述因素仍将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形成支撑。
管涛认为,202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或面临多重利好因素:一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二是中美经贸关系趋于稳定,提振市场情绪;三是美元信用裂痕或将进一步扩大;四是美联储恢复降息或将驱动美元走弱。
在王青看来,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未来可能继续降息,短期内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而我国经济基本面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预计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仍将处于稳健偏强状态。
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人民银行强调,要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