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从“一矿独大”到“三链共舞”

2025-11-26 14:5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河南南召:从“一矿独大”到“三链共舞”

2025年11月26日 14:5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夏先清

初冬之际,地处伏牛山南麓的河南南召,涌动着蓬勃的发展热潮。在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的轰鸣声响中,在利迪钙基新材料产业园智能车间机械臂的舞动之间,在恒利康生物科技园飘散的药香氛围里,处于“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南召县,呈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答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4.89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长25.93%,人均GDP跨越4.5万元关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07.3元。这座往昔以农业闻名的山区县,正迈着工业强县的坚定步伐,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步迈进。

“石头经济”重焕生机

步入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立邦涂料的智能生产线正全力运转。这些源自本地矿山的原料,经精密加工后,即将运往全国各地,最终以环保涂料的形式销往全国。这条“矿山开采—粉体加工—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正是南召工业蜕变重生的典型体现。“十四五”期间,该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推动产业转型,曾经的“石头经济”重焕生机。

钙基新材料产业率先实现突破。随着立邦、三棵树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南召构建起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河南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中国钙都”这一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在南河店镇嘉诚矿业的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化机械臂正精准且有序地运行,企业已形成“原矿开采—粉体精制—腻子粉、彩砂、漆料智造”的全链条生产能力。其自主研发的“先锋彩砂”畅销全国,并与立邦、三棵树等行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原材料供应及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更是脱颖而出。在恒利康生物科技园的发酵罐矩阵中,中药材经生物提取转化为酵素益生菌,二期项目投产后产业链年产值可达30亿元。皇后乡的辛夷长廊中,“中国辛夷谷康养综合体”已具雏形,云阳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拓展出“种植—提取—康养”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途径。

绿色能源与高端制造协同发展。天池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全面投产,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年发电量9.6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2.83亿千瓦时,为华中电网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云阳镇、皇后乡、留山镇等分散式风电场的风机迎风转动,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位居全省前列。豫西红阳作为军工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升级,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军民融合高端制造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

实验室里的“点石成金之术”

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显微镜下,碳酸钙粉末呈现出奇妙的结构。“这是我们研发的纳米级碳酸钙,添加到塑料中能使产品热稳定性和环保性能显著提升……”鑫泰钙业总工程师指着样品介绍道。此类创新故事每日皆于南召上演。

“十四五”期间,南召成功搭建起“平台 + 人才 + 资本”的创新生态体系。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市级研发平台分布广泛,由4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构成的创新集群,正持续催生新的发展动力,创新梯队充满活力。财政累计投入1484万元奖补资金,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达2.87亿元,10余项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

创新基因已深深融入企业发展脉络。嘉诚矿业的省级智能工厂内,AI视觉检测系统替代了人工质检;京武矿业的优秀智能应用场景,使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更为振奋人心的是,15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5家“瞪羚”企业如猎豹般在细分市场领先。

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

“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达效”——东方雨虹项目负责人单晓龙所感慨的变迁,源于南召刀刃向内的改革举措。这场以“放管服效”为核心的自我革新,使营商环境评价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政务服务的“南召速度”不断刷新纪录:“一网通办”覆盖 804 项事项,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半日办结”。工程建设审批材料精简84.3%,推行“N+1+0”机制,实施不动产“8+1”延时服务。公共资源交易959个环节平均办结时间仅16分钟,1小时内办结率达98%,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让企业办事更省时、更省心、更省力。

法治护航更具人文关怀。当某新材料企业因环保设备升级面临处罚时,“两轻一免”清单为其提供了整改契机;3个“护航营商环境政法工作站”内,检察官正在调解一起涉企合同纠纷。“立审执”全流程提速后,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87%,为企业节省诉讼费850万元。

要素保障精准到位。1127名助企干部组成“红色服务团”,在3496家企业间忙碌奔走。在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赋能助力方面,4.76亿元融资担保贷款流向172家中小企业,争取到位涉企专项资金3909万元,清理化解拖欠企业账款7.51亿元……

华润燃气“101”服务模式创造佳绩:1个环节、0份材料、1天完成用气报装。供水领域推出“掌上缴费”“不见面缴费”等服务,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绿水青山之间探寻金山银山

站在天池电站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青山环绕的水库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翡翠。这座总投资达67亿元的“超级充电宝”,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在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嘉诚矿业的封闭车间,正践行着绿色工厂的全新理念。

绿色制造体系渐趋完善。6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树立了行业典范。更值得关注的是,资源循环再生产业蓬勃兴起,在万博新材料工厂内,利用矿渣、建筑垃圾、尾矿、碎石等生产的透水砖、道牙石、干粉砂浆等建材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年处理固废量达200万吨。这个南阳市首个省级循环再生工业园,生动展现了“无废城市”的南召实践。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节点,南召县目标明确:推动钙基新材料产业向300亿产业集群迈进,打造集研发、生产、康养功能于一体的千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融入南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开放高地……

“我们将以抽水蓄能电站为支撑,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南召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崔小建指着规划图,满怀信心地介绍道。在辛夷花绽放的时节,投资20亿元的中医药精深加工园即将动工建设,这条“种植—研发—康养”的全产业链,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暮色中的伏牛山云雾氤氲,而南召县城已是灯火初明。从钙粉车间到智能工厂,从田间地头到科研院所,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勇气、“实”的作风,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