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仪式在深圳市南山智城举行。据悉,该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模块研制、整机组装、质量测试于一体,具备年产数十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填补了全球在该领域规模化制造的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贾金锋,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周羽,深圳市南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雷,深圳市驻京办副主任张晓玲,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及科研院所、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代表等出席。
贾金锋表示,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的启幕标志着我国量子科技已逐渐从“实验室的原理验证”迈向“产业化的工程实践”,这是从“0到1”之后至关重要的“1到N”。它不仅是生产线,更是连接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过去几年,我们团队在相干光源、低损耗光路、高速测控等关键技术上持续攻坚,构建起完全自主的光量子计算整机工程体系。”玻色量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文凯表示,此次落地的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正是这一技术能力的物理体现。技术突破只是起点,真正的价值在于落地应用。玻色量子已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移动、晶泰科技、深圳地铁、平安集团等伙伴开展深度合作,验证了光量子计算机在多个不同场景中的求解效率、求解质量方面的优势,揭示了专用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力。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和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让公司坚定选择将最重要的制造基地落户于此。南山区不仅提供了南山智城这一高标准产业空间,更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生态对接等方面给予“全周期、全要素”支持。玻色量子将继续以工程化能力筑牢技术底座,以场景化思维驱动商业闭环,让中国的光量子计算机不仅“造得出”,更能“用得好、走得远”。
据介绍,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主要划分为万级洁净生产区和综合配套支持区两大功能板块。其中核心的洁净生产区是光量子计算机的“无尘手术室”,为维护量子态的稳定,玻色量子构建了人员净化系统、空气洁净系统、微气候精准调控、特殊地面设计、行为规范管理五重保障体系;整个工艺流程是一条高度集成的“量子算力装配线”,环环相扣、精准可控。光量子计算机共7大制程、223道工序、1000余个工步。此外还设立了南北两个核心设备生产区,其中南区专注光学模块的纳米级精密对位与固定,北区负责量子比特初始化与读取系统的集成,二者协同,构成完整的量子计算机核心制造闭环;构建了强大的综合支持体系,包括对镜片、芯片、光纤等核心备件实行恒温恒湿管理的仓储物流区,以及可提供毫秒级切换的不间断电力,杜绝电网波动对量子态干扰的UPS电源间(不间断电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