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1岁”小目标看民生发展蓝图

2025-11-26 14:19 来源:人民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从“提升1岁”小目标看民生发展蓝图

2025年11月26日 14:19   来源:人民网   车柯蒙 王天乐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我们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使得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基础上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 10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这番表述,为“十五五”时期锚定了一个贴近百姓生活、关系千家万户的“小目标”。

“提升1岁”,看似是数字的微变,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的厚重篇章。

“我们三个都‘超标’啦!”面对《记者去哪儿》的镜头,北京一家养老机构里的老人们笑声爽朗。89岁、87岁、85岁——他们不仅是健康中国的见证者,更是实践者。谈及长寿的“秘诀”,老人们纷纷感慨:“政策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是基础”“养老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他们从“小康问题解决”聊到“医疗改革见效”,从“负担轻了、吃得好了”说到“活得更健康、更舒心”,言语之间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百姓的感受,正是政策落地的回响。“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为“提升1岁”的目标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障。

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顶层设计的科学擘画,也离不开基层治理的扎实织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社区中,步行15分钟能享受到什么?从“父母食堂”的可口饭菜,到便民理发店的贴心服务;从老年大学的丰富课程,到儿童托管点的暖心照护……一张以社区为单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心生活网”正在不断织密织牢。“我们正努力满足从老到小各年龄段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经理曹睿介绍道。

更长远的健康保障动力来自科技创新的前沿。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医疗展区规模再创新高,全球顶尖的医药企业纷纷带来创新产品,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应用。“我们积极提升创新药物的普及性,以进入医保目录为例,我们目前已经有40款新药进入了医保。”展会期间,诺华中国传播及患者沟通部负责人许蕴兰表示。

回望“十四五”,民生成绩单亮眼扎实: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迈向“十五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就业、收入、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托幼等群众关心的事部署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政策举措;着眼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别,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部署一批务实举措;着眼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明确要求。

从“提升1岁”这一小目标望去,一幅写满温度、富有质感的民生发展蓝图正徐徐铺展。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