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市一企业员工曹某以妻子待产需要陪护为由向公司申请陪产假。但公司认为,曹某本质上就是想借陪产不劳而获,享受薪资待遇,请假纯属“算计”。公司还以“无故旷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开除了曹某。法院判决认为,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赔偿金。这一判决还了劳动者公道,给员工休陪产假撑了腰。
根据《上海市计划生育奖励与补助若干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男方享有10天配偶陪产假。曹某的请假行为具有明确法律依据。将休陪产假污名化为“不劳而获”和“算计”,暴露出一些用人单位对法律的无知与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漠视。
陪产假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有助于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促进家庭和谐。从长远看,陪产假也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陪产假不是企业的“恩赐”,而是劳动者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法院的判决传递出明确信号:任何内部规章制度,都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任何以莫须有的理由侵犯员工的正当权益的做法,必将受到制裁。
现实中,用人单位以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阻碍员工休假的现象并非孤例。有的企业会营造“休假即不敬业”的文化压力,有的则会进行岗位调整或变相降薪。优秀的企业应该懂得,尊重员工家庭生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是提升员工归属感与忠诚度,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将员工休陪产假视为“算计”的企业文化,终究会自食恶果。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休假权,需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撑体系。企业应更新理念,将保障劳动者合法休假权纳入日常管理制度,清晰界定各类法定假期的申请条件与流程,并建立透明、规范的审批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员工休假权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劳动监察部门应强化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员工的法定休假权益。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合法权利受到充分保障、工作生活和谐双赢的社会。让每一位“曹某”都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依法休假、陪伴家人,好政策好法规才能真正释放出应有的温度与力量。
(陈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