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把关+农机护航,晚播小麦顺利出苗

2025-11-21 08:10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科技把关+农机护航,晚播小麦顺利出苗

2025年11月21日 08:10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倩倩

  初冬时节,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的农田里,小麦播种工作刚刚结束。“播得晚一点不要紧,但是要保证出苗齐全。在我们这2万多亩麦田里,目前大部分小麦都已经出苗,这两天田间的绿意渐渐浓了起来。”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研生一边说,一边忙着检查小麦出苗情况。

  受秋收时连阴雨天气的影响,今年德州市小麦播种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连日来,得益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和科学管理,当地农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小麦顺利播种、正常生长。“土地深翻约30厘米,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透气性,缩短了晾墒时间。原来需要晾一周的地,深翻后晾个两三天就能播种了。”张研生介绍,“为了保证小麦顺利出苗,我们调整了播种深度,将往年4~5厘米的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因为土壤墒情足够,小麦能够快速出苗、生根,别小看这1厘米,有可能带来的是小麦冬前多长一片叶子。”

  由于晚播小麦冬前生长期较短,可能会造成分蘖不足。“这就要加大小麦的播种量,也就是‘以密补晚’,通过增加播种密度,把群体数提上来。”平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田殿彬告诉记者,“如此一来,每亩地要多用十几斤种子,我们提前和种子公司沟通协调,比往年多储备了1000万斤种子,确保全县小麦播种工作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乡镇,发放“今年德州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不仅是平原县,武城县、乐陵市等地也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到户,同时强化农机储备调度。两地先后举办了小麦抗湿抢播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活动,将各项抗湿晚播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演示,农户更加直观地掌握了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依托全市204家农机维修点,我们组织农机合作社、大户对播种机、旋耕机、深松机等秋种农机具进行全面检修,科学调配2.8万台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作业,其中,高性能小麦条播机289台、宽幅精量播种机423台。”德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大力推行“大马力拖拉机+北斗导航+高性能播种机”作业模式,重点推广复式播种,一次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避免土地多次碾压,着力提高播种质量。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今年全市冬小麦计划播种面积852.36万亩,目前播种工作已结束。”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抓好秋冬种收尾工作,坚持关口前移、种后即管,因地施策、早管适促、促弱转壮,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