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沈佳高铁沈白段上,一列复兴号列车驶向长白山西站。陈 明摄(中经视觉)
今年国庆节前夕,沈佳高铁沈阳至长白山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高铁的吉林省段串联起该省东南部通化、白山、长白山等地区,结束了通化、白山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更使东北东部地区实现了快速客运铁路线闭环,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路通则兴,一通百通。从出行效率提升、商业活力迸发到文旅产业升级,沈白高铁驶进林海雪原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区域发展动能。
出行更方便
“有了沈白高铁,从沈阳到长白山不到2小时就可抵达,比以前节省近2小时!”游客赵发伟告诉记者,沈白高铁开通后,到长白山看天池更方便了。
这种便利直接激发了“多城串游”新模式。赵发伟说,自己通过沈白高铁规划了丰富的旅程——首日游通化红色景点,次日体验白山生态,第三天到访长白山天池。以往因交通不便而割裂的旅游资源,如今随着高铁的开通被有效整合。
沈白高铁开通后,从北京朝阳站出发,抵达长白山站的最短旅行时间被压缩至4小时33分钟;从沈阳北站出发,仅需1小时53分钟即到达长白山站。
长白山是东北地区最高峰,以其“千年积雪万年松”的神秘与美丽吸引着广大游客。随着沈白高铁的开通,这里逐渐变成京津冀地区居民触手可及的“周末目的地”。
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王涛表示,沈白高铁开通一个多月来,4个半小时交通圈覆盖的北京、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赴长白山旅游的客源量激增,其中“周末短途游”订单占比更是大幅增长,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高铁的便捷性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以往‘长途跋涉’的冰雪之旅变为‘说走就走的周末出行’,游客出行半径显著扩大、出行频次明显提升,高铁已成为游客赴长白山的首选交通方式。”王涛说。
沈白高铁通车后,与京哈、沈大、沈丹、长珲等铁路共同形成东北东部地区快速客运铁路环线,辽吉两省“C”形通道变“O”形闭环,东北高铁网完成历史性合龙,形成了东北地区首条高铁环线,串联起沈阳市、长春市、敦化市、白山市、通化市、抚顺市等10座城市。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沈白高铁共发送旅客98.66万人次。
“我在长白山景区一线工作了15年。如今的长白山有高速公路、飞机场,还有沈白高铁,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长白山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吴金明说。
随着沈白高铁的开通,长白山旅游市场表现亮眼。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长白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2.1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沈白高铁长春客运段列车长李欣说,随着沈白高铁进入常态化运营,铁路部门将继续优化服务,提升品质,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催生新商机
通化的葡萄酒醇香远扬,集安的千年古迹敞开大门,长白山天池宛若蓝色宝石……沈白高铁的通车在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更催生了新的商业机遇。
在白山市德百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弥漫其中。工人们熟练地将今年新采摘的五味子进行分拣、清洗和烘干,随后将这些饱满厚实的果实精心填充制作成枕头,或封装进棉麻布料制成养生锤。“我们浑江区三道沟镇的五味子,因生长在特殊的冷凉气候和土壤环境,长得粒大肉厚、色泽鲜亮。”公司经理聂玉同轻轻捏开一颗晾晒好的五味子,深红色的果肉饱满油润,“这小小果实富含的五味子素和挥发油,适合用来制作养生用品”。
聂玉同说,过去受制于交通瓶颈,公司产品销路受限。随着沈白高铁的开通,公司迎来了越来越多拖着行李箱的游客,五味子养生枕、养生锤等产品备受各地游客欢迎。“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更多新产品,借助高铁的东风,把生意做得更大。”聂玉同信心满满。
物流效率的提升,直接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白山市的人参、蓝莓,通化市的大米、葡萄酒等农特产品,也因沈白高铁的开通而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位于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带的鸭江谷酒庄依托当地独特的山葡萄资源,构建了一条集种植、酿造、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是“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酒庄拥有345亩标准化葡萄园,主要栽培我国自主培育的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并辅以“威代尔”“公主白”等优质品种,年产冰红、冰白葡萄酒五六万瓶,产品多次荣获行业大奖。
“沈白高铁的开通为我们酒庄带来了更广阔的客源市场,使更多游客能更便捷地亲临酒庄,体验从田园到餐桌的完整过程,感受葡萄酒文化。”鸭江谷酒庄总经理孔子璇介绍,酒庄积极探索“葡萄酒+文旅”的融合路径,打造以“葡萄采摘+冰酒品鉴”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品,更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沈白高铁带来的巨大客流,有力带动沿线住宿、餐饮等消费市场繁荣。为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沿线城市纷纷加大了对酒店、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的投入。数据显示,自2021年沈白高铁全线开工建设至2024年底,沈白高铁沿线的通化、白山两市的餐饮住宿类企业累计新增超9500家。
文旅火出圈
沈白高铁正式开通,给吉林省东部地区文旅产业带来历史性机遇,沿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通化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位于该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等场所的接待量大幅增长。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讲解员曹文杰透露,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杨靖宇烈士陵园接待量达4.44万人次,同比增长26.5%。
通化市还通过打造特色文化空间来丰富游客的体验。通化市图书管理员曹鹤夕介绍,为应对沈白高铁开通带来的客流高峰,通化市图书馆在龙兴里文旅小镇专门建设了分馆。如今,龙兴里“文化引流—人群聚集—商业消费”的良性循环越来越顺畅。
“新雪季,我们要充分发挥沈白高铁拉动作用,让游客既能感受通化粉雪激情,也能体验东北人文温度与民俗年味。”通化市副市长陈宇介绍,通化市将以“滑雪摇篮冰雪地标”为核心,深度融合通化冰雪资源、历史文化、民俗活动等元素,整合全域资源推出15类冬季旅游产品,涵盖差异化滑雪体验、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探源、G331边境冰雪自驾、人参文化探寻、冰酒文化品鉴、非遗技艺以及民俗活动沉浸式体验等多元选择。
高铁的带动效应日渐深入乡村腹地。白山市依托丰富的生态和民俗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在该市浑江区鸭绿江开阔的江面上,放排老师傅双臂抡圆,将一整张棕褐色的渔网奋力撒出。据了解,这些放排师傅们组成表演队,在江畔为游客展示放排这一古老技艺,民俗旅游正带动村民收入增加,村庄面貌焕新。“以前,我们村里基本靠打鱼为生,收入很低。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我们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渔民王旗新说。
“沈白高铁的开通,为白山市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白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娜表示,当地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了五大精品旅游线路,涵盖避暑休闲、冰雪体验、亲子研学、森泉康养及G331边境自驾,全面展现白山的四季风光与特色资源。同时,白山市持续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体验。
据悉,为迎接沈白高铁开通带来的客流增长,长白山管委会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丰富产品和业态,从梦幻的童话冰雪民宿到充满烟火气的夜间社区,再到为《盗墓笔记》粉丝专设的稻米驿站,都将在今年12月开幕的“长白山粉雪节”集中呈现。(经济日报记者 张 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