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国际物流新品牌越擦越亮 多视角“数”看中欧班列强劲势头

2025-11-19 14:25 来源:央视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单晓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钢铁驼队”国际物流新品牌越擦越亮 多视角“数”看中欧班列强劲势头

2025年11月19日 14:2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围绕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以凝聚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推动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本届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效运输方面,目前,已布局建设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25年以来开行规模占比达87%。同时,会同沿线国家积极推进重点口岸及通道扩能改造。

在保障北、中通道稳定畅通运行基础上,大力推进南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线路发展。2025年1—10月,跨里海班列共开行371列,同比增长超30%。

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优化数字口岸系统和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持续深化班列与贸易、产业、物流、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本届论坛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共形成111项成果,涵盖政策沟通、通道拓展、运输合作、经贸合作和金融保障等五大方面。

截至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

在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已接近12万列,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据介绍,中欧班列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钢铁驼队”,塑造了国际物流新品牌,截至2025年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 86万列、发送货物1170万标箱,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有力带动沿线国家经贸往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梁林冲介绍,我们着力推进中欧班列高效运输、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创新发展四大体系建设,推动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国铁集团发布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是指按照沿线各国铁路商定的车次、线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内外始发、口岸、终到时间开行的中欧班列,运输时效更稳定,有助于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顺畅。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行,论坛期间,国铁集团发布了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至每年1000列以上。

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新增运行线路7条,分别为:郑州至德国汉堡;西安至捷克布拉格;济南、重庆、西安至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沙至波兰波兹南、石家庄至波兰华沙。至此,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增至17条,覆盖中国9座城市和欧洲6座城市。

2022年,实行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全程时刻表的首批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此后经过两次扩容,开行数量增至每年800列以上。与相同运行路线的普通中欧班列相比,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平均压缩30%以上,受到国际物流市场普遍欢迎。

去年中欧班列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过60%

记者从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了解到,随着中欧班列货运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出口的主要商品,2024年占比超过60%。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在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欧班列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日益丰富。目前,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国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的主要商品,2024年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欧洲特色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底,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已达4264亿美元。

在以“多元通道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道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将加快破解制约南通道高效运输的堵点、卡点问题,推动国际规则、标准、制度等对接互认。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