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了中国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公司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引发全球航天领域的关注。与此同时,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惠山高新区,未来“朱雀三号”火箭的主要生产基地——蓝箭航天无锡项目建设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蓝箭航天生产基地为何选择落户惠山高新区?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对多个城市进行调研比较后,我们发现,在惠山高新区,方圆50公里内可以找到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的本地配套率能达到90%。”
惠山高新区脱胎于一座工业小镇——惠山区洛社镇。洛社镇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齐全。但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高产值与低收益等矛盾日益显现,向“新”而行迫在眉睫。2021年,洛社镇获批筹建惠山高新区。获批当年,惠山高新区便瞄准新赛道,揭牌成立了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
在惠山高新区,“仰望星空”的不只有蓝箭航天。钧天航宇公司打造的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关键部组件产品基地,借助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让卫星制造如同家电生产般高效、便捷,推动商业卫星从“实验室定制”迈入“流水线生产”新阶段。
在太空轨道上,云遥宇航公司的商业气象卫星以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周的速度,对全球气象情况进行扫描。云遥宇航公司董事长李峰辉表示,之所以将气象卫星研发制造及数据应用项目落户惠山,是因为当地的办事效率和高标准研发制造空间吸引了他,“不到1个月,公司就招聘到了近20名气象领域人才。”
当航空航天产业奋力“进军空天”时,低空经济正稳健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在惠山高新区展厅内,玛格努斯Fusion 212机型彰显着低空飞行的科技魅力,这是一款双座轻型运动类型飞机,机身采用轻薄的碳纤维制造,最高时速可达256公里。这款飞机的制造方江苏玛格努斯已将生产线设在惠山高新区,并计划投产更多机型。
在惠山高新区,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一条无人机血液配送航线,连接起无锡市中心血站与惠山区人民医院。该航线采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融合血液冷链管理系统和血液调度平台,解决了传统地面血液配送效率低、易受交通拥堵影响等问题,大幅提高医疗用血保障能力,将急救用血的响应时间从一小时左右压缩到十几分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
向“新”之路上,传统制造业加速进行“智”造升级。天奇股份曾是一家传统的乡镇模具制造厂,如今已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天奇股份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战略方向,与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合作意向。前不久,该企业建设运营的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启用。中心可提供约700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空间,集真实应用场景训练、仿真环境模拟训练、数据采集及多模态大模型训练等多功能于一体,初期可支持100余台机器人同时训练。
机器人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同在惠山高新区的无锡腾马精密传动有限公司,专注于精密减速机这一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经过技术攻关,其生产的行星减速机精度达到国际水准,实现了对部分国外进口品牌的替代,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