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榜不能“跑偏”

2025-11-19 06:3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热搜榜不能“跑偏”

2025年11月19日 06:30   来源:经济日报   张 晓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指导地方网信办依据有关规定,对部分平台采取了约谈、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从通报情况看,问题集中于部分平台的热搜榜单主榜高位出现不良信息以及破坏网络生态等情况。

在网络舆论盛行的当下,热搜榜不仅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还有着风向标作用,是塑造年轻人认知、影响舆论走向的重要工具。然而,部分平台的热搜榜却“跑偏”了,常年被明星活动及绯闻霸榜,相关词条成为明星团队营销、粉丝追捧甚至相互攻讦的阵地。更有甚者,将涉黄、涉暴等极端内容当作引流推手,大肆传播“小道消息”。涉黄涉暴、娱乐八卦内容长期霸占热搜榜,夺走了用户的注意力,挤占了公共议题的传播空间,也成为滋生饭圈文化等不良风气的土壤。

热搜榜“跑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平台。在平台、内容生产者、用户三方中,平台在传播规则制定中拥有更大话语权。之所以一些不良内容能上榜,往往是因为背后有着巨大的流量热度。等出现问题时,某些平台就把“锅”甩给算法,实在说不过去。

算法不是借口,而是平衡技术进步、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要从提高算法透明度、加强治理等角度规范平台传播规则,做好舆论引导。

此前,北京市网信办曾推动几家属地主要网络平台公示算法规则原理,引发关注。公示算法,尽可能降低理解门槛,提高算法透明度,是为了让公众看得明白,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督,推动平台企业在关注公共议题、传播正能量价值观、营造清朗讨论空间等方面有所作为。

在治理环节,应督促平台在设计算法时兼顾商业价值与公众利益。一方面,算法推荐不能失之于“滥”,娱乐、猎奇内容不应泛滥,更不能将严肃话题娱乐化。另一方面,平台应跳出“唯流量论”,提升算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应对高质量、公共性、正能量内容赋予更大权重,提升此类内容的可见度,引导内容生产者优化内容创作思路,为用户输送更多优质内容,推动平台内容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监管部门也需持续跟进,开展常态化巡查。对于故意以“专业壁垒”规避公众监督的企业行为予以警示,并鼓励形成行业自律、多方共治的局面。用户应进一步提升媒介素养,提升内容辨别能力和信息自主选择能力,跳出“信息茧房”打造的舒适圈,倒逼平台优化算法、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也应看到,平台在算法推荐方面,尤其是涉及公共议题时,也面临一些规则上的疑惑。监管要求仍需进一步明确,规则也要不断细化,只有为平台划出明确的规则红线,才能规范企业执行,方便相关部门与群众的监管、监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晓)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