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23年7月10日拍摄的从德国杜伊斯堡返回西安国际港站的X8008次中欧班列。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新华社西安11月18日电(记者杨一苗、张思洁)记者从18日在西安召开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了解到,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开辟了联通亚欧辐射东西的发展格局。
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亚欧互联互通新篇章就此揭开。如今,东、中、西三条主干道并行,跨里海、跨黑海等南向新路径不断拓展,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形成“多点、多线、多向”的立体化通道网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国铁集团董事长郭竹学18日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18日在论坛上发布。报告称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持续深度参与中欧班列运营,阿拉木图、莫斯科、明斯克等已成为中欧班列重要节点城市。
目前,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国通过中欧班列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也涵盖机电产品、贵重金属、医疗器械、食品、酒类等,越来越多的欧洲特色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底,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已达4264亿美元。
这一穿梭于亚欧大陆间的列车,不仅运送货物,更播撒发展机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借助中欧班列开辟了出海口,中国的重庆、西安、郑州、武汉等城市外向型经济产值均实现显著增长。2013年至2024年,中欧班列运输货值增长约33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由0.4%提高到8.5%。
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加内夫18日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当今的丝绸之路已驶上钢铁轨道,跨越万里边疆,运载的不仅是商品,更是机遇、技术与文化交流。中欧班列作为现代全球经济的重要动脉,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