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部到全国先导,康巴什如何走出区域教育特色路

2025-11-17 15:1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从中西部到全国先导,康巴什如何走出区域教育特色路

2025年11月17日 15:1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11月15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携“美好教育”再度亮相教博会。当日,在“‘数’说强区 ‘育’见未来:教育强区论坛暨指数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教育强区指数报告(2025)》显示,康巴什区作为中西部地区的样本跻身“先导级”,尽显标杆实力。其探索的“美好教育”发展路径,为中西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办一所成一所,办一所亮一所’是我们的美好愿景。”康巴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春达的话,既承载着康巴什教育人的初心承诺,更映照出当地教育从起步探索到加速发展、从均衡覆盖到优质突破的进阶历程。

在打造教育强区的过程中,康巴什区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实干夯实根基。回溯康巴什区教育的“起步阶段”,曾经存在教育质量“东西不均衡、南北差异大”的短板,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为此,康巴什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好学校”,以集团化办学为“破局钥匙”,开启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步。

康巴什区聚焦“名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实施“七个融合”路径——从管理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将优质学校的成熟经验“打包输送”至新建校与薄弱校。创新“捆绑式考核+成果激励”机制,将集团内各校的教学质量、师资成长、学生发展等指标绑定评价,推动集团整体提升。目前已经成立6个教育集团,曾经的薄弱学校凭借师资流动、资源倾斜焕发新生,偏远学校更是迎来“生源回流”的喜人变化,“办一所成一所”的愿景照进现实。

当教育均衡的基础逐步夯实,康巴什区又将目标瞄准“优质发展”,从资源配置、师资培育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教育从“均衡覆盖”向“内涵提质”跨越。

在资源配置上,康巴什区委、区政府将教育列为“第一事业”,每年把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投入教育领域——这一比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用真金白银为优质教育“保驾护航”。打破“政府统一调配”的传统模式,推行“学校下单,政府买单”机制,实现资源“精准滴灌”。近3年累计投入1.7亿元,进行学校设施改造和绿化提升。

师资队伍是优质教育的“核心引擎”。康巴什区聚焦“人才引进、教师培养、队伍管理、待遇提升、表彰奖励、暖心工程”6大领域,提出32项改革举措,构建起“引才、铸魂、关爱、赋能”的全链条培育体系。近年来,通过院校招聘、成熟教师引进等多种渠道,每年引进优秀教师300名左右,吸纳银龄教师、学科专家40余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办教育就是造生态,有什么样的生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康巴什区锚定生态构建的核心方向,通过持续推进“大美校园”建设夯实育人主阵地、“美好家庭”建设激活育人新维度、“美好校外”建设拓展育人新空间,让教育场景延伸至校园内外、家庭之中,在全社会织就起一张温暖创生的教育生态网。

为美好而教育,因教育而美好。康巴什区“美好教育”的探索之路表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目标,可以在所有积极进取的地区实现。

“教育强区建设没有终点,数字化赋能与优质均衡发展是核心方向。”于春达表示,康巴什区将继续深化“美好教育”实践,推进数智赋能,让“美好教育”成为教育强区建设的坚实支撑,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更多“康巴什智慧”。(杨静 王智敏)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