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市场面面观】“一赛跨三地”带火湾区游

2025-11-15 05:3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文体市场面面观】“一赛跨三地”带火湾区游

2025年11月15日 05:35   来源:经济日报   

在港珠澳大桥上骑行,于深圳、香港两地间奔跑——十五运会的两场跨境赛事,以“无感通关”的创新实践,成功霸榜社交媒体,更引爆了“一场比赛,游遍多城”的湾区旅游热潮。

跨境赛事本身就是爆款内容。自行车选手在港珠澳大桥上飞驰,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粤港澳三地无缝衔接的顺畅。社交媒体上,“一赛跨三地”“6次无感通关”等相关话题引发热议。这股热度也席卷至全球社交平台。赛事精彩集锦在国外视频平台上被广泛转载,许多媒体认为这一赛事充分彰显了大湾区在机制衔接、技术协同与组织统筹等方面取得新成果。跨境赛事带来的全球瞩目,已远超体育范畴,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活力四射、紧密相连的整体,有力推向全球舞台。

“无感通关”不仅成就了现象级传播,也带火“一场比赛,游遍多城”的旅游消费新模式。想象这样的周末:清晨在广州老字号茶楼品尝地道点心,中午前已通过便捷交通抵达深圳赛场为选手助威,傍晚则漫步于香港尖沙咀海滨,将维港夜景尽收眼底。这种打破行政界线的“湾区一日生活圈”,成为十五运会观众的热门选择。美团的出行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赛事期间,广州、深圳、珠海等核心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激增26%,而毗邻港珠澳大桥的珠海横琴、香港大屿山等区域酒店更是“一房难求”。

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岭南风情、现代化都市群,以及港、澳两大国际旅游枢纽,“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十五运会的聚光效应,如同催化剂,有望推动优质资源从分散走向系统性整合,实现大湾区文旅品牌价值的能级跃升。

打造整体文旅品牌,关键在于深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应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建立一套以广、深、港、澳等核心城市为引擎,有效辐射并带动其他节点城市的文旅协调发展机制。比如,将佛山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惠州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等串联起来,共同融入“一程多站”的精品线路设计中,向世界展示一个层次丰富、多元一体的大湾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两场跨境赛事“无感通关”的创新实践,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成果,为未来举办更多跨境文体商贸活动探索出新路径。如今,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已构建起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未来,若能进一步优化跨境交通衔接,简化通关手续,打造统一的大湾区文旅数字平台,将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是文旅深度融合并赋能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从粤剧到龙舟,从广府美食到客家文化,这些共同的文化记忆不仅是深厚的精神纽带,更是可以被持续活化与创新利用的宝贵资产。深入挖掘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等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IP,不仅能筑牢文化认同的根基,更能为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文动能与商业价值,向世界讲述一个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未来活力的湾区故事。

体育赛事终会闭幕,但它所激发的湾区文旅融合活力将持续迸发。把握机遇,变“赛事流量”为“发展增量”,大湾区将奔赴更精彩的未来。(作者: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