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哪些新进展?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第三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当年新增2812.97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7万亿元,同比增长8.73%,当年新增5375.41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主任游廉明介绍,从企业贷款投向行业看,一是第一产业贷款快速增长。9月末,第一产业贷款余额722.81亿元,同比增长19.3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44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贷款增长态势稳健。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10万亿元,同比增长9.6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78个百分点。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持续高速增长。9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47.74%,1至9月新增115.09亿元,同比多增52.07亿元。四是房地产业贷款稳中有进。9月末,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57%,1至9月新增162.26亿元,同比多增138.33亿元。
9月末,福建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3.7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4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2%,有力支持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例,9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位居全国前列,贷款签约金额1398亿元,发放贷款516亿元。在政策牵引带动下,9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1%,获贷企业数超3万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81.24亿元,同比增长23.31%。
数字金融促进了数智升级驱动。推动数字人民币增量扩面,实现通用类场景全覆盖,截至9月末,福建省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78.89万个,交易金额5870.78亿元。深入推广应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成贷款1014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64万家。
游廉明介绍,通过加大外汇政策和服务供给等举措,福建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在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方面,截至9月末,福州、厦门、泉州等试点地区累计为1150家优质企业办理贸易项下高水平试点业务33.6万笔、730.1亿美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四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可免登记、非金融企业借用外债及境外上市登记可由银行直接办理,已办理业务超130亿美元。
在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方面,推出高版本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在闽设立资金池,进一步满足集团成员间资金归集和余缺调剂等需求。截至9月末,4家试点跨国公司已落地相关业务,90家境内外成员企业享受政策便利超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