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百万骑手补贴养老保险?这个听起来很重要但又很费钱的计划,正在变为现实。从11月开始,美团将为全国骑手提供养老保险补贴。只要近6个月内有3个月在平台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骑手就可以自主购买养老保险,平台补贴一半费用。
这不是美团一家的“独角戏”。今年以来,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社保,饿了么在多地试点推进,但美团率先推出骑手社保“全国版”,则是迈出了标志性一步。
骑手缴社保,远比想象中复杂。仅美团平台上,有接单记录的骑手就超过700万人。其中,只有约10%是全年奔跑的全职骑手,近一半人一年跑单不到30天。而且,骑手中八成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跑几个月换一个地方是常态。
这就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社保该在哪个平台交?是回老家交,还是在工作地交?如果不在这个城市干了,回老家怎么转接?
比制度障碍更棘手的,是骑手的现实选择。很多骑手觉得,几十年后的社保意义不大,他们更想现在多赚点钱。对企业而言,即便只是补贴,每年几十亿元支出也是个大数目。
既然如此,平台为何还要推进?
一方面,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今年“外卖大战”开打,运力成了比补贴更关键的筹码。社保补贴成了留住骑手、锁定运力的“稳定器”。
另一方面,这源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与监管的持续推进。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近年来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各地也陆续出台配套政策,为平台企业探索社保路径提供了清晰的制度框架。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仍是“十五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市场与监管的双重推动下,平台找到了务实路径。比如美团的方案是“骑手自愿缴,平台补一半”。从试点情况看,这种设计既尊重了骑手意愿,又降低了参保门槛。
让平台经济承载更多民生温度,这不是“要不要”的选择题,而是“要办好”的必答题。当经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托起那些默默推动车轮的人,不仅关乎公平正义,更关乎可持续发展。骑手社保“全国版”的落地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更多平台加入这场温暖的同行。(经济日报记者 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