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省延边州委宣传部获悉:今年前9个月,经延吉海关监管出口的松茸已达256吨,货值5660万元。作为延边松茸的核心产区,和龙市依托海兰江源生态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通过系统性生态保护和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松茸产业不断成长壮大。
据了解,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特定海拔、温湿度及与松树共生的土壤条件。为此,和龙市当地组建专业巡护队伍,对保护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盗采滥伐行为。“松茸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其生长需依托特定的海拔、温湿度、共生树种及土壤等条件,而海兰江源生态保护区恰好具备这些先天优势。”和龙市青山林业有限公司副经理俞林介绍,通过持续推进森林抚育、退化林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   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向好,为松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新鲜松茸的保鲜期极短,仅有3天到5天。针对这一特性,延边州构建了从山林到口岸的全链条溯源管理体系,实现采摘、加工、储存、运输各环节可查可控。延吉海关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行“随报随验随检”的快速通关模式,将通关时间压缩至最短2小时,并提供“7×24小时”预约服务,确保节假日期间供应链不中断。同时,海关还加强对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宣传解读,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有效规避贸易风险。这套高效服务体系,让松茸在采摘后48小时内即可抵达海外高端市场。
据悉,尽管今年受降水偏少影响,延边松茸产量有所下降,日均出货量为70公斤至80公斤,但品质优势反而推动价格逆势上涨。一等品松茸国内收购价已涨至每公斤近1500元,同比上涨约10%,呈现“量减价增、供不应求”的态势。
生态红利直接惠及当地村民。在延边州,有些村民在采摘季每天凌晨四点上山,年收益可达两三万元。随着松茸产业链不断完善,延边州已形成集野生采集、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跨境贸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在延边州首府延吉市,甚至形成了专门的“松茸街”,集聚了上百家松茸店,成为松茸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产业链的延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一些企业还通过开发松茸酱、冻干片等深加工产品,有效延长了产品保质期,突破了鲜品销售的季节性限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