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开放大势和各国开放如何演进?全球善治能否提升国家开放水平?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如何角力?记者10月30日获悉,即将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将对上述前沿问题进行分析与回答。

10月30日,《世界开放报告2025》媒体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摄
《报告》首次发布1990—2007年世界开放指数数值,全景呈现1990年以来世界开放的总体走势,测度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重点分析2024年以来的世界开放大势,深入探讨全球善治提升合意开放水平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介绍,今年《报告》首次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撰写专章,引入全球前沿思想。《报告》还首次引入跨国公司视角分析开放实践,使研究维度更加多元立体。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雪坤透露,《报告》将聚焦世界开放热点议题,深入剖析自由贸易同保护主义之间的角力、跨境数据流动对协作式人工智能和数字贸易的支持、全球投资便利化发展、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全球产供链价值链、扩大开放助力全球南方工业化进程、全球绿色开放发展新趋势、全球开放合作与经济安全等。
在将于11月5日举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世界开放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政、学、商知名人士将围绕世界开放最新热点、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举措与成就等深入研讨,为推进经济全球化正向演进建言献策,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
据悉,《世界开放报告》是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主持撰写,在2021年首发,至今已历时五年。(记者 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