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2025-10-24 07:07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孙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2025年10月24日 07:07   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公龙: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公龙表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尤其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经济犹如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王公龙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未来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王公龙说:“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向前。”(经济日报记者 史书一)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改革创新中勇往直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应对风险挑战才有主心骨,中国这艘巨轮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戴和根表示,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初心使命,中国铁建才能在市场浪潮中奋勇搏击、发展壮大,在改革创新中克难制胜、勇往直前。“十四五”期间,中国铁建无论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国家重大战略,还是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始终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担当使命、实绩报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戴和根表示,展望“十五五”,中国铁建肩负着国民经济“顶梁柱”和“压舱石”的使命,将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确保中国铁建始终在党的指引下,破浪前行。(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民营企业信心更加坚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这为民营企业变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民营企业融入大局、共享发展红利创造了广阔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徐冠巨说,近年来,党和国家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民营企业发展破除障碍,让民营企业坚定信心。

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也要看到,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民营经济向好发展更加需要坚定地跟着党走。

徐冠巨表示,民营企业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别要做好三个把握:把握灵魂、把握目标、把握科学管理。第一,塑造健康向上的文化之魂,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中华文明土壤上,传承创业创新精神,担当企业责任与使命;第二,锁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践行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坚持现代企业的管理之纲,提升科学管理效能和抗风险能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发挥财政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李旭红表示,“十五五”时期,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科学的财政管理应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围绕着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以及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关键任务,将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央地财政收入分配协调等财政管理的关键性内容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在财政管理过程中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李旭红认为,“十五五”时期,要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必须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方面财政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通过深入实施财政补贴等专项政策提振消费,全面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另一方面通过税费减免等财政政策落实好企业帮扶,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海波:实干担当擦亮忠诚底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海波表示,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王海波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爬坡过坎、破局突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电科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和行动,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加快战略转型,抢抓体系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统筹谋划符合中央精神、契合集团实际的“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同时,还将加强内协同外联合,集聚创新资源,成体系打造场景化网信体系解决方案,下更大力气破解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实干担当擦亮忠诚底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沈 慧)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党委书记黄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镇党委书记黄凯表示,圆满完成“十五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黄凯表示,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提升决策能力。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科学论证、审慎决策,确保经济工作符合实际、顺应大势。二是增强组织能力。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协力奋斗。持续优化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引领产业发展中的领导作用。三是提高执行能力。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勐甘村党总支书记李骏:把组织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勐甘村党总支书记李骏表示,“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边疆地区实现了百姓富、边疆稳。持续促进边疆繁荣稳定,要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李骏表示,勐甘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凝聚发展合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深度参与云南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推动党建与民生项目深度融合,筑牢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的组织根基。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李骏表示,将锚定产业提质、边疆稳固、民族共富的目标,以基层组织振兴为核心引擎,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通过“老党员帮带+线上平台研学+实地实训”模式,组织开展政策与技能培训,强化基层党员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完善组织架构,激活组织效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经济日报记者 管培利)

河北省廊坊市珍圭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王海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作为企业一线科研工作者,我感同身受。”王海双说,“这更让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王海双是河北省廊坊市珍圭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事业部的技术人员,一直扎根研发一线。王海双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是抽象要求,而是能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风险管控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定盘星”“加速器”。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王海双注重积极学习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关注国家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布局,“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中”。

王海双说,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还会遇到困难,只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就有无穷动力。只要把本职工作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舞台,就有广阔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