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东肥城市石横镇的华劲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0多天紧锣密鼓的施工,回转窑安装工程圆满收官,现已完成试产验证,待首批产品检测符合客户要求后,即可进行大批量生产。
“为加快订单交付能力,全面提升公司产能,我们定制安装了一台回转窑,让产线的产能得到了充分释放,产能提升了50%,由每月生产300吨正极材料,提升到每月450吨。”华劲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建说。今年,该企业计划再投1亿元建设锂电池用NMP溶剂回收及石墨烯复合导电材料和涂碳箔的综合利用及废旧锂电池精细化拆解回收项目,形成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循环体”。
近年来,肥城市在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的赛道上领跑疾驰,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如今,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产业加速集聚、协同融合、纵深发展,一条涵盖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材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全周期、闭环式产业汇聚成势。
走进位于老城街道的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十万吨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现场,一排排废旧动力电池整齐陈列。这些曾驱动新能源汽车跑遍大江南北的“心脏”,经过拆解、破碎等一系列工艺后,实现了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的循环再生。其锂回收率4.8%达到国内顶尖水平,铜、铝等金属回收率更提升至98%。
今年,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新增1条1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生产线和1条1.5万吨/年锂电池废极片回收线,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随着这两条新生产线完成调试,公司已形成年处理2万吨废旧锂电池材料及3万吨锂电池废极片材料的能力。这一成果也标志着我们对原有生产线的改造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生产效率与工艺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说。此外,他还透露,他们规划的10万吨项目计划11月份开工建设。
扩产能的背后,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对自身发展潜力的充分自信。4月份,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锂电池安全带电破碎回收技术一体化系统、锂电池破碎物料无尘输送与多级分选技术2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锂电池极片封闭式二级破碎技术、锂电池无氧热解及裂解气利用2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国内领先。(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