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崇山峻岭间,一颗颗鲜红的辣椒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点缀,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链接全球市场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国家级辣椒市场为载体、数字工具为支撑、价格指数为引领,全方位推进辣椒产业提质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全国唯一国家级辣椒市场,中国辣椒城已从单纯的交易场所蜕变成为产业核心载体。2024年,市场内辣椒交易量达35万吨,交易额70亿元,加上场外交易,总量突破46万吨,交易额超100亿元,为产业降低运营成本、构建比较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国家级平台的崛起,让贵州辣椒彻底摆脱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成为辐射全国的辣椒集散中心。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硬核支撑。贵州全力打造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买辣网”试运营以来,创新推出挂牌交易、竞价交易、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服务模式,精准破解了产业“种、产、储、运、销”各环节的效率难题。对于产地供应商,平台通过经纪人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优质辣椒优品优价;对于采购加工企业,一站式货源匹配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与不确定性。同时,依托平台交易数据构建的信用体系,有效解决了辣椒“季产年销”带来的资金周转难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局,为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品牌建设的持续发力更让贵州辣椒的价值不断攀升。以中国辣椒城和国有企业为保障打造的“辣纯”品牌,坚持选用贵州本地辣椒为原料,开发20款特色产品,以“椒中茅台”的品质赢得市场青睐。目前,已有超100个直播团队深耕贵州各地,通过线上直播专卖贵州辣椒,让“生态贵椒”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从消费端反向推动产业品质升级。
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价格指数的“风向标”作用愈发凸显。自2018年起,由省农业农村厅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推出的“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已稳定运行7年多,覆盖遵义朝天椒、三樱椒、印度进口辣椒等主流品种,不仅让“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地位更加稳固,更有效保障了140万椒农的切身利益,激发了椒农从“要他种”到“他要种”的内生动力,确保了种植面积的稳定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图为10月20日由新华指数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贵州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数智赋能 品牌筑梦——贵州农特产业指数矩阵发布会”现场,中国干辣椒系列价格指数运行解读(徐舟毅 供图)
面向未来,辣椒指数将以“补短板、提效能、强赋能”为主线,进一步拓展采集范围,新增内蒙古、新疆等产区采集点,优化品种覆盖,新增板椒等主流交易品种指数,同时完善发布机制与预测功能,开发专属保险产品,让指数的产业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中国辣椒城将持续推进数字赋能与金融助力,深度挖掘辣文化资源,推动产业与文旅融合,通过指数引领牢牢掌握产业定价权与话语权,力争将辣椒产业的成功模式复制推广至更多农业领域。

图为新华财经中国辣椒信息服务系统展示(徐舟毅 供图)
从山间“小作物”到百亿“大产业”,从区域特产到全球品牌,贵州辣椒产业的崛起,是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生动缩影。随着平台建设的持续完善、数字工具的深度渗透与指数体系的不断升级,贵州辣椒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红火的篇章,让每一颗“生态贵椒”都绽放出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