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大埝镇冀庄村凌依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围坐在工位前,有条不紊地对沙滩裤进行裁剪、缝制、锁边,指尖翻飞间,一件件成衣逐渐成型。
“我们的订单主要来自青岛,生产完成后,通过物流送仓,经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海外。”谈及车间的生产,企业老板王常元笑着介绍,他们主要做跨境电商的来料加工。每年款式基本固定,客户缺货就下单,我们常年稳定生产,大家也早已熟练了。王常元表示,从最初的返乡创业建立小作坊起步,凌依服饰有限公司经过九年的发展,如今车间已有20余名员工,日均加工沙滩裤400余条,年销售额达80余万元,成为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就业的“家门口工厂”。
近年来,鄄城县高度重视本土企业成长,尤其是返乡创业人士创办的就业帮扶车间,通过在场地协调、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积极搭建对接平台。目前,这些扎根乡村、带动就业的小企业,已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生力军。
在彭楼镇彭楼村就业车间,工人们正生产旅游帽和爵士帽。眼下是生产旺季,工人们都加班加点赶制。该企业负责人郭瑞霞介绍,2014年,她和丈夫一起回乡创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们承包了3个就业车间,累计带动12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同时,车间辐射带动了8个加工点,间接带动了3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一只台球杆需经历36道精密工序,前肢选用进口白蜡木,后把以乌木为基底搭配名贵实木插花,由来自四川、甘肃等地的资深技师手工打造。”在阎什镇后刘寺村,丰豹台球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国志正在向客商介绍自己的台球杆。自陕西西安返乡后,曹国志敏锐地捕捉到了台球器材市场的巨大潜力,于2023年创办了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台球杆。企业连续三年亮相广交会,因为产品质量好,仅2024年春季展会期间便实现现场成交额十余万元。同时,企业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创下单日销售破10万元的佳绩,并在拼多多、淘宝等平台开设店铺,年销售额达670余万元。
近年来,鄄城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鼓励返乡创业带动本地就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建设在乡村的就业帮扶车间成为村民稳定就业的温暖港湾,有效促进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