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

2025-10-19 06:35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云南文山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

2025年10月19日 06:35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管培利

游客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仙人洞村乘坐小舟游玩。赖春富摄(中经视觉)

有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丘北普者黑;有酷似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广南坝美;有天然氧吧——西畴香坪山、马关老君山,出产三七、铁皮石斛、重楼、黄精等中药材……“三七之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云南通往粤港澳大湾区最近通道,也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门户,拥有独具特色的康养旅居资源。

近年来,文山州依托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医养旅居、度假旅居、文艺旅居、边境旅居、体育旅居、养老旅居等业态,加快推进旅居模式、业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优,具象化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康养文山”,建成A级以上旅游景区64个、绿美景区57个、旅居业态村21个。

文山州广南县六郎城村曾是一个隐藏于群山中的普通村寨。如今,六郎城村将铁皮石斛种植与旅居等相结合,打造了特色鲜明的“仙草秘境”,开发了石斛系列特色产品,受到远近游客的青睐。

“我们立足广南独特的原始森林、闲置民居和铁皮石斛资源,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云南凌垭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艺畅表示,公司规划实施了“六郎城·仙草秘境”项目,为游客提供“康养+旅居”的沉浸式森林康养新体验,去年接待游客42万人次,六郎城已形成种植、加工、疗愈、观光、旅居完整产业链,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的增长点。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文山州累计接待游客2924.6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6.63亿元,接待旅居游客10.1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47%、4.11%、43.73%。立足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边疆风貌和以三七为主的康养资源,文山州制定印发了做精做优做强旅游“八大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旅居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搭建起了旅居发展的整体格局。

文山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5万亩,依托三七等道地药材和民医民药资源,文山州着力打造中医药主题景区,开发了中医药疗养、日化用品、保健膳食等上百种产品,并挖掘中医中药资源和自然环境优势,打造了一批“中医药+疗愈+候鸟式旅居”等宜居宜养宜疗的康养基地。比如,砚山康养中心就打造了“医疗+康养+旅居”融合新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在丘北县普者黑村,村民胡语珊返乡创业经营民宿,“创业之初,普者黑的旅游业还不是十分兴旺,村里仅有10多家民宿,游客时多时少,生意时好时坏”。而如今,“随着旅居热潮的兴起,文山四季如春的气候和普者黑独特的喀斯特田园风光,得到游客青睐”。胡语珊说,游客纷至沓来,普者黑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产业村,各类特色民宿已发展到500多家,也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到普者黑投资创业、旅居生活的“新村民”。

文山将构建“资源盘活—规划引领—数据赋能—精准引培”旅居发展机制。立足自然、康养、人文、生活等资源要素,全面开展旅居资源摸底,后续分门别类盘活民医民药等优势资源和乡村农房、城镇存量房等闲置资源;以乡村发展布局、城镇化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十五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旅居发展规划”,形成不同资源打造不同主题、不同区域培育不同业态的发展格局;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如5G全覆盖、智慧化景区、“旅居地图”智能可视化网络载体建设等,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对客源地、年龄结构、交通方式、产品偏好等作数据分析;通过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把企业、项目、资金和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来。(经济日报记者 管培利)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