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葫芦熟了 乡村富了

2025-10-19 06:3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葫芦熟了 乡村富了

2025年10月19日 06:30   来源:经济日报   

每到金秋时节,堂邑镇的人们便格外忙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卖葫芦、买葫芦,给葫芦打皮、清洗、晾晒。成千上万泛着青白色的葫芦接受着暖阳的洗礼,那是堂邑镇独特的风景线。

我叫段先锋,是堂邑镇党委书记。堂邑镇是“中国葫芦雕刻艺术之乡”,葫芦种植与加工历史悠久,种植可追溯至汉代,加工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如今的堂邑镇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辖区的路庄村更是家家户户从事葫芦行业,被称为“中华葫芦第一村”。

葫芦产业的萌芽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路庄村只有10户农民在棉花田里套种葫芦,品种单一、卖价低。后来,郝洪燃等老一辈手艺人引进北京葫芦、美国葫芦、中号葫芦等外地品种,并将祖传的针雕、片花、烙画技艺手把手教给乡亲们——就这样葫芦从“不起眼的作物”变成了“能换钱的宝贝”。

通过为村民免费提供葫芦架、举行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办免费的种植加工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我们让更多村民看到了葫芦的价值,投入种葫芦的行列。

这些年,我们始终在琢磨如何让葫芦产业提质升级,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面发力。在种植端,我们建立实验室,先后改良了17个本地品种,研发出“天坛八宝”“弓背蚂蚁”等12类新品种;在加工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葫芦雕刻”为核心,融合山西大漆、福建竹刻等工艺,开发出1000多种文创产品。

在销售端,我们成立了中国葫芦电商协会,搭起互联网平台,让堂邑葫芦卖到了日韩、欧美。线下连续举办十六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及葫芦大集,吸引了全国7000余商户,创造了2.9亿元的成交额。

产业兴了,就业稳了,乡亲们的腰包也鼓了。现在全镇有5000余户种植户,2万多人围着葫芦产业转,人均年收入超15万元。全镇600多家电商业户年销11亿元,2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全镇葫芦年产值达1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更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90后”郝洪乐辞掉重庆月薪过万元的工作,回乡种葫芦,如今年收入近80万元;美术生莫俊玲创新“墨刻技法”,一个定制葫芦能卖到8000元……这些“葫二代”带来的新想法、新玩法,让老产业越活越年轻。

葫芦不仅富了口袋,更成为我们的乡村新地标。2024年,我们成功建成“邑路繁花”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片区内不仅建有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展示中心等葫芦产业展示基地,还串起光岳楼、东昌湖等景点,打造“葫芦乡村休闲游”研学路线,每年吸引百万游客,带动消费2000多万元。

近两年,我们又整合资金提升路庄村人居环境,打造特色葫芦文化风貌街。群众院落租金从每年2000元涨到1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条集种植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教育研学于一体的葫芦产业生态链已然形成。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葫芦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发展,建设示范性、标杆性的产业发展区,续写产业兴、文化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崔 浩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