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焕彩

2025-10-19 06:2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商圈焕彩

2025年10月19日 06:24   来源:经济日报   

光影点亮城市活力

“老板,来一杯冷萃拿铁,再加个可颂。”“好嘞!”

夜幕降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人头攒动,这样的对话时有发生。沿河步道的咖啡车、甜品摊、露天酒吧次第亮灯,灯影交织成柔和的流动色带。摊主们忙着调饮、烤串、售卖文创小物。年轻人围坐在长椅上聊天,小朋友追逐着水面上映出的光影。这里成为北京夜晚极具生活气息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每晚都来这边转转,喝杯东西,看看夜景,感觉心情都亮起来了。”住在附近的居民赵畅说。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8月,朝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2.8亿元,占全市20%左右,夜间经济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朝阳区着力打造世界级消费地标,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目前全区商业综合体超百个,高品质商圈及“夜京城”地标占全市近一半。

近日,随着“魔方”灯光装置启动,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在朝阳公园贝壳剧场开启点亮仪式。一场跨水域、跨空间的沉浸式光影盛宴,为北京的金秋夜色添上亮眼的一笔。当夜色被灯光点亮,河畔响起阵阵惊叹。闪光灯与笑声交织,构成亮马河文化经济带的璀璨时刻。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里已成为北京游客最密集的夜游地标之一。

在亮马河与朝阳公园构成的“一河一园”主线上,多项首秀首演惊艳亮相:北京首个水上光影漂浮舞台“魔方”、首个水岸声光社交空间“孤独星球”、跨水域空中光影表演“飞跃蓝湖”等,将水面、岸线、楼体与光影艺术融为一体,营造出立体沉浸式的夜游场景。市民游客在公共区域还可免费欣赏《天鹅湖》《漂浮歌后》及昆曲、交响乐等特色演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表演,很震撼。光影艺术装置和演出仿佛把人带进童话世界,既梦幻又治愈。”观看灯光秀的游客陈思然说。

在朝阳区的另一处地标——奥林匹克中心区,以“荣耀共振”为主题的山、水、塔、轴“四秀”同样吸睛。奥林匹克塔化身360度光影载体,与奥森“山秀”、奥海“水秀”、中轴北延长线奥森南门广场“轴秀”呼应,形成光影联动的城市景观。塔身灯光随音乐节奏变换,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灯光秀,更像一次艺术与科技的对话。”朝阳文旅集团策划运营负责人朱梦娇介绍,与往届相比,今年的灯光消费季更注重“灯光+消费场景”的融合。在活动期间,近百场“光影+”系列活动陆续上演,涵盖音乐会、艺术展、美食节、运动嘉年华等多种形态。

为打造更好的沉浸式光影体验,亮马河游船“追光线”“寻光线”上新,游客能在观赏光影秀的同时,沿岸打卡“逛吃”市集。备受期待的面包节、咖啡疗愈派对、美味时刻光影嘉年华等活动陆续登场。

除欣赏灯光外,许多白天忙碌完的人们将购物放在夜间。记者注意到,河畔新开的“朝阳公园北湖艺术季”集合了咖啡、手作、轻食、音乐表演等多元业态,吸引大批年轻人打卡。入夜后,随着光影秀上演,人们或坐游船观景,或在岸边露台小酌,整条河带呈现出“水光共生、夜景共赏、文艺共享、文商共融”的生动图景。

“朝阳区以灯光消费季为主线,推出多元光影场景和文商旅体系列活动,旨在串联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要素,通过场景重构、业态创新和资源共享,构建夜间消费新图景,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朝阳区正全力构建高品质、强供给、全场景的消费生态环境,打造消费活力之城。”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副局长王仁清表示,本届灯光消费季已是第三年举办,2024年以“AI聚朝阳”为年度主题,亮出“商务+科技”双轮驱动成果,重点商圈吸引客流量超12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5%。

未来,朝阳区将着力打造国际化消费名片,加快建设美食、茶香、咖啡、时尚之城,并持续打造国际光影秀这一夜景文旅新IP,展示现代、国际、时尚、开放的城市形象,持续激发消费潜力,释放城市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

首店经济成功引流

初秋的中原大地透着凉意,而位于城市核心商圈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黄金海岸CityPark商业街烟火气升腾,成为秋日里最具活力的消费新地标。开业不久的DBe's大白俄俄餐烧烤西餐厅平顶山首店,凭借地道俄式风味与高颜值装修风格,成为当地市民争相打卡的新宠。

午餐高峰时段,只见取餐区排起长龙,厅内座无虚席,浓郁的俄式风情扑面而来:墙面挂着复古俄式油画,搭配碎花餐布的银质餐具精致典雅。家住宝丰县的市民王萌萌手持取号单,一边欣赏店内装饰一边说:“之前在郑州吃过一次俄式菜就念念不忘,听说平顶山开了首店,特意带家人来尝鲜。”光是拍照发朋友圈,她就收到了十几个朋友的咨询,“这热度确实超出预期”。

谈及经营情况,大白俄餐厅平顶山黄金海岸店负责人张哲难掩欣喜:“自开业以来热度就没降过,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日均接待量超700人次,高峰期顾客要排队3个小时以上。”

在消费升级浪潮中,“首”字成为衡量区域商业活力与消费潜力的重要风向标。新华区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将首店经济作为激活消费新动能的关键突破口,通过主动对接、精准引进,推动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首店、旗舰店落地生根。

走进黄金海岸CityPark商业街,除大白俄餐厅外,星姨糖水铺、星巴克、德庄火锅等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密集布局,凭借创意产品与话题属性自带流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强磁石”,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首店的火爆,不仅点亮了自身经营版图,更形成了辐射效应,带动周边业态共同繁荣。“最近到店的顾客里,三成是来大白俄餐厅吃饭的年轻人,他们趁着等餐时间来玩游戏、拍视频,小店销售额环比增长了15%。”紧邻大白俄餐厅的电玩商家坦言。

这种“首店引流、周边受益”的良性循环,正是新华区发展首店经济的初衷所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在首店经济的强劲拉动下,黄金海岸CityPark商业街日均客流量突破2.5万人次,周边餐饮、零售、休闲等关联业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首字牌”已然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核心引擎。

引来首店只是第一步,更要留得住客流、转化成“留量”。首店经济的持久活力,离不开业态创新与场景升级的双重赋能。

在黄金海岸CityPark商业街烟火巷,“天天有好戏、周周有活动”演出节目常态化开展,魔术的奇幻互动、民谣的温情演绎、快板的文化韵味,将文化元素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针对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吸引潮流文创市集、沉浸式艺术展览、夜间休闲派对等新业态入驻,构建覆盖“吃住行游购娱”青年社交生态圈,推动消费者从“单次打卡”转向“多次复游”,实现从“流量吸引”到“消费沉淀”的关键跨越。

首店经济的蓬勃发展,背后是政策护航与优质服务的坚实支撑。新华区中兴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品牌首店的入驻需求,配套推出租金减免、经营扶持等专项政策,为首店“留得住、发展好”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把商业街打造成集生活居住、创业发展于一体的青年双栖港湾。”新华区中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占杰表示,以首店经济为纽带,满足青年群体多元化消费需求,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青年人才集聚的双向赋能。

如今,随着首店经济的持续深耕,黄金海岸CityPark商业街已从单一商业街区蜕变为多元融合的消费新地标。新华区将在打好经济“首字牌”上持续发力,通过不断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完善服务保障,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能。(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