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往返11000多次的距离;峰值期间,每分钟有超过1300万用户,通过高德获取实时导航服务。一系列数据,在刷新我国民用导航服务纪录的同时,也印证了北斗系统“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规模化落地成效。
作为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北斗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而高德作为规模最大的北斗民用服务平台,一张吃喝玩乐“活地图”,多年来持续助力北斗系统从“先进”走向“好用”,从“前沿科技”走向“民生日常”。无论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游,北斗定位与高德服务始终协同稳定,为广大用户的出行和生活提供可靠支撑。
高德董事长、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振飞表示,国庆长假首日高德调用北斗近万亿次,不只是技术指标,更代表着亿万用户对“中国精度”的信任。“对高德来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北斗征服星辰大海,高德呵护人间烟火。”

国庆长假首日,高德当天活跃用户数突破3.6亿,再创历史新高。而能够如此全面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更广泛地呵护人间烟火,源于高德在北斗加持下,对“空间智能”的系统性探索——让AI真正理解和预判物理世界的空间关系与动态变化,从“对话”走向“行动”。
例如全球首个AI原生智能体“小高老师”,不仅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更能主动预判需求,显著提升出行效率与交互体验,国庆长假首日的调用次数突破了26亿次。这一切的底层基础,正是北斗提供的高精度、低延时、广覆盖的时空校准,推动高德成为国内最大空间智能应用。
高德正不断将空间智能融入各类产品功能:AI领航,基于北斗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准确识别车道变化,还能通过与应急管理部中国安科院联合发布的“鹰眼守护”预警系统,秒级提示各类异常情况,国庆长假首日即发出安全预警超2.9亿次;在应急救援方面,高德卫星求救应用北斗高精定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救助超过100人;而紧跟北斗全球化脚步,高德世界地图也已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还有高德近期重点建设的扫街榜,作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到店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同样需要能够理解真实世界的AI来支撑。高德花了二十年,把“理解世界很复杂”,沉淀成一个极其稳定、可靠的底层服务——空间智能,并应用到了如今的高德扫街榜上。
“但北斗、空间智能的价值,远远不止是在高德一个APP里,更大意义在于帮助各行各业企业和开发者,打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刘振飞认为,未来空间智能将像云计算一样,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北斗力量”。“让合作伙伴专注于自己的创新,无需在‘理解世界’这件事上,再耗费精力。”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及可穿戴设备等前沿领域的大量合作伙伴,已选择接入高德空间智能;而高德通过开放平台已接入超40万个应用、近300万开发者,助力北斗进一步广泛深入各个行业。
刘振飞表示,北斗、空间智能的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高德希望继续站在北斗巨人的肩膀上,用AI技术力量和应用生态,更好地呵护人间烟火,让广大用户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