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精准“喂”、无人机“送”下山、“钢铁翼”忙脱叶 花样“黑科技”让丰收更智慧

2025-09-29 22:28 来源:央视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水肥精准“喂”、无人机“送”下山、“钢铁翼”忙脱叶 花样“黑科技”让丰收更智慧

2025年09月29日 22:2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沃野流金。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从东南沿海到华北平原,广袤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各式各样的农业“黑科技”让秋收更添智慧。

水肥精准“喂”板栗 无人机轻松“送”下山

智慧化、智能化带来的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河北,板栗的生产实现了从精准化生长到高效率运输的转型发展。

在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的板栗科技示范基地里,一颗颗果实饱满的板栗挂满了枝头。经过林业专家测算,示范基地的板栗产量逐年增长,2025年亩产最高达到1000斤。

板栗大幅增收得益于智能水肥控制系统的应用,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该系统可以实现水、肥的精准施用,并能在手机终端进行远程操控。

板栗丰收了,无人机低空运输也来帮忙,有效解决了过去板栗“下山”全靠肩挑背扛的运输难题。

打果机高效作业 助力蔓越莓采收

在位于黑龙江抚远市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水上打果机的应用让采摘更加高效。工人们先将蔓越莓田里注满水,然后驾驶打果机在水中穿梭作业。机械臂搅动间,一颗颗红色的果实脱离枝蔓漂浮到水面上,工人们利用专业工具将蔓越莓聚拢到一起完成收获。

据了解,蔓越莓表皮比较坚硬,果实内部有四个空的气室,可以轻易地漂浮在水面上。使用打果机每小时可以完成30亩田块的采收作业,采收效率是人工的20倍。

棉桃吐絮迎丰收 21米“钢铁翼”忙脱叶

眼下,新疆南部棉花生长正值关键的脱叶作业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拉尔市,当地运用大型智能机器人进行脱叶剂喷施,助力后续棉花大规模机械化采收。

在阿拉尔市塔南镇的棉田里,洁白的棉桃开始吐絮,一台犹如展开双翼的智能喷施机器人正在棉田中快速“奔走”,均匀、精准地喷施脱叶剂。

智能喷施机器人展开的“双翼”总长度21米,其实就是超长喷杆,作业时可同时覆盖9行棉花,每分钟作业面积超过3亩。它的轮距和底盘高度可以根据不同行距与株高的棉田进行调节,实现精准化、均匀化的高标准喷施作业,效率比传统脱叶机提升一倍以上。

据了解,棉花在成熟采收之前,需要提前一个月向棉株喷洒脱叶剂,加快叶片脱落,避免叶片过于稠密影响棉桃采光生长,也能防止棉花采收过程中叶片可能带来的污染。2025年,受新疆南部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南疆棉花成熟期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目前,棉花吐絮率已达40%以上,进入脱叶作业最合适的时期。

2025年,新疆棉花预计于9月底陆续开始采收,到11月底前完成。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