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破除“懒癌”误区,推动甲状腺癌精准诊治

2025-09-22 22:2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专家:破除“懒癌”误区,推动甲状腺癌精准诊治

2025年09月22日 22:2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全国甲状腺癌防治日暨甲状腺癌全程管理及科普宣传大会”近日举办。与会专家表示,公众中对甲状腺癌“懒癌无害”的误区仍然普遍存在,应打破认知偏差,重视疾病危害及复发风险,推动科学防治。

为了打破认知偏差,推动科学防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及疝科普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分会等专业团队共同倡议设立“甲状腺癌防治日”。

甲状腺癌是一种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副会长田文教授介绍,甲状腺癌有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癌这类“预后较好”的类型,但也存在高度恶性的类型,如髓样癌、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可发生早期淋巴结或肺脏、骨骼转移。后者占比虽低,但其恶性度相当高。患者不能凭结节大小或生长速度判断其恶性类型和程度。超声等检查对微小淋巴结转移检出有一定局限性,确诊需看术前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

尽管甲状腺癌总体上预后良好,生存时间长,但复发转移仍有相当比例。多数患者在术后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或存在误区,常因疏于管理,导致癌细胞转移或复发风险进一步变高的现象屡见不鲜。

田文教授介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病理等结果将复发风险分层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其中,高危患者更需密切检查。除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外,部分患者还需进行碘131治疗,目标是将复发风险从高危降至低危。需注意的是,部分术后评估为低危的患者,在后续复查随访中可能出现转移,风险升为高危。因此,动态评估与规范化随访是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方面,有些患者会自行停药或随意加减剂量,这是相当危险的。药物保存环境、服药时间间隔、剂量调整,都需要医生指导和动态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而髓样癌则是单纯的功能替代治疗。若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方案,而不是擅自处理。(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