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非洲航空峰会于9月4日至9月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本届峰会上,“被封锁款”不出意外地又一次成为业内讨论的重点。
所谓被封锁款,是指航空公司在某些国家运营获得的票款或运费,由于业务所在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或外储紧张现状,无法汇回总部,导致企业“赚了钱却拿不走”。
此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曾多次点名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赞比亚等国为此类问题出现较多的地区。根据估算,非洲“被封锁款”总额大约为20亿美元。协会警告,相关国家如不能改善结算现状,国际航企将不得不缩减航班甚至退出当地市场,致使区域连通性受损。
为此,峰会提出若干解决路径。短期内,呼吁各国优先释放航空公司在当地的应收款,作为维护国际信誉与吸引外资的必要举措;中期则探索区域支付与本币结算机制,借助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支付与结算系统,实现机票收入区域内部清算,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长期目标则是加强金融体系的外汇灵活性与透明度,建立区域清算中心,降低跨境运营的结算风险。
综合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到,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国在财政、金融与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多方发力,并配合行业成本优化与区域合作,将整个非洲视作“单一航空市场”共同谋划。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林家全),原标题《“被封锁款”是个啥》(原文有删节)
监制/姜范
审核/于浩
编辑/朱双健
校对/刘畅(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