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海轮停靠钦州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题: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货运增速见证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升级变迁
新华社记者林凡诗
近日,在广西钦州港东站,随着满载着柬埔寨大米、泰国香水椰等东盟国家货物的X9596次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开出,驶向重庆团结村站,2025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0万标箱——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正式开行以来,首次实现年度发送量突破百万标箱。
如今,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越南和印尼的橡胶、柬埔寨的大米、泰国香水椰等东盟商品源源不断发往国内;中国的化工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等产品也通过铁海联运发到海外,货物品类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食品等数十个大类。
多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见证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窗口“越开越大”: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4.93万亿元。
两年前,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发往东盟国家的货物由东向出海改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从钦州港出海。“与从东部港口出海相比,经钦州港出海的运输周期缩短了十天左右,货物通关效率高,得到了国外客户的认可。”公司物流经理林政说,今年1至6月,公司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出口货物9.3万吨,同比增长24%。
经济、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使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赢得海内外客户的青睐。“公司货物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出口,已经从2019年的一年几百箱增长到如今半年就近7000箱。”华峰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物流经理谢公银说,公司货物依托铁路运输至钦州港,还可节省10%的物流成本,且铁路运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小,能提升运输效率,为公司与不同地区生产企业开展合作搭建高效的运输桥梁,助力开拓新市场,形成更广泛的产业链合作。

9月4日,一列火车驶进钦州港东站转运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的枢纽站,广西钦州港东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的重要枢纽,“中国制造”在这里走向全球,来自全球的货物又从这里进入中国市场。今年以来,钦州港东站到发货物达1057.2万吨,同比增长29.7%。其中,从重庆、柳州发来经钦州港出口海外的汽车大幅增长。
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副站长赵坚介绍,为应对货物运输增长,车站协调完成港口作业区站台设备改造,以便具备接卸整车条件,为国产汽车出口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运输服务。今年一季度,钦州港东站已经4次打破单日装车纪录、最高达706车,4次打破单日装卸车作业次数纪录、最高达1375次。
今年3月,一列满载200台汽车的铁路JSQ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专列从重庆鱼嘴站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广西钦州港后,通过滚装船发往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这是西部地区首次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发往中东,为国产汽车出口开辟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运输方案。
为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西线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铁路运输能力,国铁南宁局组织近7000名干部职工对焦柳、南昆、湘桂、南防铁路开展集中修施工,改善线路质量,进一步畅通连接中国西南、中南与华南的重要运输通道。
7月末,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进出北部湾港的重要“咽喉”——钦州市钦北区马皇站完成第一阶段站改施工。“第一阶段站改施工完成后,马皇站新增2条到发线,改建2条牵出线,预计今年内可以完成车站全部站改工程,届时车站运输能力将提升25%。”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马皇站站长黎翠林说。
铁路部门统计,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图定运行线累计达24条,其中以北部湾港、湛江港为起点的图定运行线路已达14条,形成以北部湾港为主要进出海节点、以重庆、成都为运营中心,覆盖西部主要城市的便捷高效的运输网络。
从最初单一的“北部湾港—重庆”线路,到如今贯穿北部湾与西部地区的“黄金物流网”,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正以高效便捷的运输体系,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陆海新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