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畔,海天一色。200余米长的汽车滚装船缓缓靠岸,跳板下落,一辆辆国产汽车鱼贯而出,装载、卸运,又融入到港口宏大的车流中,每天这震撼的一幕都在上演。9月12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上海外高桥港区的海通码头,成千上万的国产汽车从这里“驶”向全球。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滚装运输港,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码头运营部总监赵治国无不自豪地告诉记者,2024年外港海通港口全年汽车吞吐量达200万辆,海通公司“两港三地”全年吞吐量达363万辆,年汽车吞吐量登顶世界第一。
一系列制度与模式创新保障外港海通码头安全高效运转。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介绍,上海海关积极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通过在线业务协调机制,提前获取出口滚装船靠泊计划,协同海通码头从车辆进港、堆放、查验、移车直至放行等全通关物流环节无缝衔接,建立汽车通关预约及应急处置机制,不断优化通关监管流程和环节,保障汽车出口安全、顺畅、高效。
目前,外港海通码头拥有国际汽车滚装航线15条,通达131个国家和地区的289个港口,织就通向世界的海上网络。同时外港海通码头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把码头建设成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采取“水水联运模式”,将长江沿线港口与上海外高桥港联通一体,实现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2025年1-8月,外港海关保障通过“水水联运”方式出口的车辆33.9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5.2%。

装载汽车的大型滚装船从哪里来?答案也是“中国造”。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建造地。目前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也于今年4月在这里完成起浮,标志着我国大型邮轮建造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此外,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还铸就了中国造船界的多个“第一”。从中国首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到首艘18000TEU、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从全球首创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到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外高桥不断突破高端船型设计建造的技术壁垒,打破了国际长期垄断,成为中国造船迈向高端化的标志力量,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累计交付的各类船舶、海工产品600艘(座),超1亿载重吨,持续引领全球船舶海工装备发展潮流。
一港一厂,汇聚起中国制造奔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澎湃动能,彰显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