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加速向循环经济变革

2025-09-05 11:1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纺织行业加速向循环经济变革

2025年09月05日 11:10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日前于上海举办的2025循环创新・时尚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从2005年到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超过65%,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量年均增长12%;如今,再生纤维年使用量突破300万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指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循环经济既是为自身破局,也为全球产业转型助力。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的量化目标,并引导有关机构和企业研究制定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目标及路线图,积极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今年4月23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在江苏省无锡市揭牌成立,推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废旧纺织品利用细分领域迈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标志着国家层面加大了对纺织产品再生利用的牵引力度。

与此同时,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仍存瓶颈,回收总量与行业规模相比仍显不足。“纤维材料广泛应用在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目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仍面临回收难、分离难、规模化利用率低等现实困境。据统计,仅有约2%的废旧纺织品被用于工业回收,1%实现闭环循环,另有12%通过物理法等途径处理,而高达73%的旧纺织物最终被焚烧处置。”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介绍说。

面对趋严的循环经济要求,产品数字护照应运而生。今年6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产品数字护照白皮书》。产品数字护照(DPP)作为贯穿纺织产品“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纽带,将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可信数据生态,通过大幅提升信息披露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精准记录与高效传递,为纺织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革命性突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表示,产品数字护照是记录和展示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数字化工具,是产品的“电子化数字身份档案”。这项工作目前得到了李宁、安踏、波司登等品牌企业,凯兹勒、达利、苏美达等制造商,以及永德商标等技术服务提供商的支持。

正如徐卫林所说,纺织品的循环再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跨链条的协同创新。推动纺织品循环经济不仅需政策引导和标准建设,更需品牌企业积极牵引,从设计端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和耐用性,实现“科技+时尚”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