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必胜 薪火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2025-09-04 08:3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正义必胜 薪火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2025年09月04日 08:36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姜天骄 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报记者 朱双健摄

9月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盛大的阅兵仪式刚刚结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隆重上演。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时钟在历史风云中敲响,一帧帧历史画面以倒叙方式,将时间拉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起点。晚会不仅仅是诗朗诵、歌曲、舞蹈等各种艺术表演的精彩呈现,更以沉浸式剧情,带人走进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恢弘历史,深切体会那段不屈的历史篇章。

一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划破寂静,抗战经典《松花江上》旋律响起,仿佛从历史深处涌来,汇聚成抗争不息的洪流。

“九一八事变”再现舞台。轰炸、警报声响起,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演员们的沉浸式表演,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条承载民族伤痛的江河之中。

“团结起来,夺回我河山!”

冰天雪地、硝烟弥漫的大屏幕上,杨靖宇将军的名字出现、变大,然后是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他们代表着千千万万抗日将士,展现出“前仆后继,顽强抗争,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山河破碎,家仇国恨。一幕暗色调的舞蹈把87年前的那场黑色浩劫“拉回”——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大地,泪水浸透了历史。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还我河山”的壮怀激烈,“战则必胜”的钢铁信念,在舞台上汇聚成排山倒海的呐喊,令人血脉偾张。

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怒吼吧,黄河》旋律骤然响起,全息影像呈现滔滔黄河奔腾而下、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出共御外侮的怒吼。

“去延安,走!”

跟随演员的“脚步”,舞台转换到革命圣地——延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去”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取上延安的经典,做最革命的中国青年……”情境戏剧的一个个对话,真切昭示,党中央所在的延安,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一盏明灯。

宝塔山下,《高楼万丈平地起》《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悠扬有力的歌声响起,战士和老百姓有力挥舞锄头、人们手中高擎刊登有《论持久战》的报纸……热烈的歌声、刚健的舞姿里,是军民大生产运动的热烈气象,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

观众席中,83岁的陆德老先生曾经就是一名延安青年。他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当年的延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革命,象征着中国的前途。很多有为青年,为了国家的前途,选择奔向延安。”

“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从“一盘散沙”到聚沙成塔、万众一心,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八路军军歌》《游击队歌》《地道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首首英雄壮歌,一曲曲激昂旋律,唱出平型关大捷的豪迈、游击战的机智,演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的雄浑交响。

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用艺术重构“刘老庄母亲送儿上战场”,完成了一场关于牺牲、传承与民族精神的深刻叙事;男子群舞《血战到底》通过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和综合舞台艺术,再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领导的多次著名战役。

朱德、左权、李林、彭雪枫、赵登禹等抗日将领的誓言,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等历史画面,在舞台大幕上闪现……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日军民即使身处绝境险境,依然“信念如炬,九死未悔”。

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黎明终将到来。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成为整场晚会无比动人的情感枢纽。

杨靖宇将军和少年儿童,烈士哥哥和已成老人的妹妹,盼儿归来的母亲和为国捐躯的孩子,赶赴战场的父亲和已成老人的儿子小石头……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如你所愿!”

当曾经的四连战士在历史那端哭问“我们的连队还在吗”,一个刚健有力的军礼敬起,一个响亮的回答响起,“我是刘老庄连第6679名战士!”

这是跨越世纪的凝视,也是历史的接力。英雄烈士曾经守护的山河,正在由新一代人守护;他们期盼的盛世,正在由新一代奋斗者开创。

舞台上,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整齐划一,军姿挺拔,神色坚毅。大屏幕再现阅兵场面,三军威严,铁甲生辉;鹰击长空,战旗如画,深刻阐释“能战方能止战”的辩证法则。

《势不可挡》歌声响起,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新征程,一幅幅画面呈现的,是壮丽的中国。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我们今日纪念,不是为了宣泄仇恨,而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俄中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会长乔翔鹏激动地说。

这场晚会不仅是文艺盛宴,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沉浸式党史课。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说,“无论是从这段历史中走来的人们,还是在新时代中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回望的人们,都能在这场晚会的精彩演绎中受到洗礼,有深思、有感触”。

舞台中央,一面巨型红旗迎风招展,又如波涛翻滚。

观众全体起立,齐声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这是盛世的合唱,也是时代的强音。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锻造,那些支撑这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已经成为这个民族再创荣光的力量。

今天的中国人民,正汇聚成新时代新征程昂扬奋进的洪流,开创新未来!今天的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势不可挡!(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