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诗和远方——山东潍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下)

2025-08-27 05:4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苗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民营企业的诗和远方——山东潍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下)

2025年08月27日 05:40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调研组

16家营收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10家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31家山东民营企业200强上榜企业……作为一个地级市,山东潍坊民营企业阵容颇为豪华。

今年前5个月,潍坊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84.5%,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22.7个百分点。

投资占比和增速的数据,折射出企业信心和活力。

民企的诗和远方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具象化的?是什么样的“土壤”成就了潍坊民营经济?又是怎样的“雨露阳光”让潍坊的民营经济活力奔涌?

置身“自己人”的事内

3个理工男生凑在一起能“搓”出什么?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011宿舍的3位同学,在潍坊高新区创立了博鼎集团,拥有了一家科技部命名的瞪羚企业、两家山东省独角兽企业,拿下了中国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创业时也是无知者无畏,看电视节目说老外总拿发动机技术卡我们脖子,觉得自己就是学这个的,不服。”不服气的3011宿舍“大哥”王立峰在2010年开始了创业,专门做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2020年开始,国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升级,我们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得到了兑现。”王立峰说,“应该说,我们是高新区培养起来的企业,前10年我们都没有盈利,地方和各部门从没有催费、催搬;当我们意识到要成了的时候,高新区又为企业协调了上千亩土地,代建了研发大楼。”

打通了电控、机械、液压、软件各环节,手握智能电控总成核心技术后,博鼎进入了整机产品市场,推出了系列智能农业机械产品,企业营收规模从约1亿元快速增长到近60亿元。

陪伴、托举几位胸怀大志的年轻学子打造出一家新能源智能农机领域的领军企业需要时间,更需要有为政府能够真正做到置身事内。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本来就是自己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是党委、政府的分内之事。”潍坊市委书记刘运表示。

善从细节处着手的有为政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决策模型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有为政府而言,精准思维必不可少。

“更好潍坊·亲清发改会客厅”是潍坊市发改委的一张业务名片。通过这个“面对面”的平台,潍坊市发改委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2025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5期活动,160家企业的211个问题诉求得到了解答。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潍坊市发改委与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专场培训,送法进企业86次。

能否依法平等获得土地、能源等要素以及金融资源的支持,是民营企业在评价营商环境时的第一关注点。

为此,潍坊市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对民营企业项目谋划签约、开工落地、建设推进、生产运营等进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完善项目提级报备机制,推动相关项目进入政策支持项目库。今年上半年,山东大业绿色智能制造钢帘线、银鹰股份功能性纤维素等10个项目入选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入选项目不但将获得国家层面土地、环境容量、融资等要素保障,还会被优先向社会资本推介。

同时,潍坊市级层面对民营企业人才招聘、生活配套、生产保障等开展全方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投产达效。今年前5个月,全市民营企业项目已投产169个,新增产值145.7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在金融支持方面,潍坊的民营企业同样不担心公平。

潍坊市的上市公司中,80%是民营企业。今年4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3866.3亿元,较年初新增269.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7%。2025年4月,全市银行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6%,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潍坊金融机构还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开展首贷培植行动,着力提高首贷、信用贷占比,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培植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户6.1万户。

专注的企业家精神

潍坊民营企业群里,专精特新企业多,“小巨人”企业多。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2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17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有1229家。

华特磁电是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这家创办于1993年的企业在潍坊市临朐县成长了32年。

凭着筹借来的1万元,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和另外两位伙伴从两间瓦棚开始了创业。32年里,这家企业开发出了中国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生产出了全球首台零挥发5.5T低温超导磁选机、全球首台特大型智能5米立环磁选机,实现了在新三板上市和创新层转板。

2019年海外留学归国的王前,在进入父亲的企业后,边工作,边继续攻读机械设计博士。“我得把这块知识短板补上。”

在华特磁电的智能立环未来工厂里,王前指着即将下线的特大型智能7米立环磁选机说,“这是全球行业内又一个纪录,也是我们企业出海战略的重要支撑”。

在潍坊的民营企业中,有把一粒玉米从淀粉做到氨基酸、做成电池正极材料的东晓生物,有沿着元素周期表做石油炼化催化剂的恒辉新材料,还有把温室设备做到可全球部署的利森特……

这种专注自己跑道的状态,已经形成潍坊民营企业家的地域群体特征,也成就了潍坊的工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拥有高学历和数字化思维的新一代潍坊民营企业家,正在用新的知识和视野积极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效率,也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扩大坚守的红利。

针对这样的企业家特质,潍坊市因势利导,不但在全省率先出台“隐形冠军”企业群培育方案,建立梯度培育库,对苗子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辅导,还对获评“隐形冠军”的企业进行扶持奖励,评选“创二代先锋榜”和“挂帅出征百强榜”,强化榜样引领。

“潍坊是有厚商重工历史传统的。”刘运表示,民营经济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改革红利和企业家精神的双向奔赴,而民营经济的活力,也将是潍坊实现万亿元级城市目标的重要依靠。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本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刘 溟 王金虎 陈莹莹 孟 飞)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