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新增首批国际友好人士

2025-08-15 19:48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传递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新增首批国际友好人士

2025年08月15日 19: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8月15日电(记者蒋芳、邱冰清)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15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6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其中包括两名国际友好人士。

这两名外籍人士是1937年参与建设南京安全区的国际友人后代——托马斯·拉贝和梅根·布莱迪。他们分别是约翰·拉贝之孙和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

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队伍”中首次出现外籍人士。

这两位国际友好人士和南京安全区中方工作人员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保存者吴旋之女吴建琦,以及幸存者后代蒋薇、胡静雅一同“持证上岗”。

到场的中外“传承人”接过证书。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1937年11月,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收容保护25万多名中国人。约翰·拉贝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侵华日军罪证记录下来,这部著名的《拉贝日记》成为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2016年,托马斯·拉贝将日记原稿捐赠给中国国家档案局。2024年,他出版了《拉贝与中国》中文版。

梅根·布莱迪的曾祖父理查德·布莱迪是一名医生。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在南京鼓楼医院救治难民,并用日记、照片和信件记录日军暴行。根据曾祖父的这段往事,梅根创作了歌曲《感同身受》。

梅根·布莱迪说,她将整理和传播安全区的档案,让史料“说话”,推动更多青年人参与和平教育。

“祖父的事迹深深烙印在家族记忆中,作为后代,我们理应以身作则,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平与发展。”托马斯·拉贝表示,未来将持续投身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工作。

到场的中外“传承人”接过证书。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依靠家族记忆的传承被视作维护历史真相、传承历史记忆的一条重要途径。

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其后,记忆传承的“队伍”持续扩大。前三批为幸存者后代。

此次扩容进一步拓展“传承人”范围,将救助中国民众、留存历史铁证的中外人士后人也纳入其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安全区的中外工作人员曾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历史证物守护者为留存真相不懈努力。”纪念馆馆长周峰说,他们的后代加入传承人“队伍”,不仅让历史叙事更完整,也为铭记历史、传播和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4批38名中外籍人士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