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淼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5日讯(记者 杨淼)8月14日,世界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开幕。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顶尖机器人战队在15日至17日围绕竞技、表演、场景应用等26个赛项展开487场角逐,全面展示智能决策与运动协作领域的前沿突破。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呈现,诠释人工智能与体育精神的碰撞。
开幕式上,在“冰丝带”的璀璨灯光下,超百支战队闪耀登场。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上演,更与专业街舞团联袂献艺,生动诠释着科技与人类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其中,三大“机器人秀”节目尤为亮眼。

机器人街舞。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
歌舞节目《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中,人类舞者与机器人以流畅协作演绎“碳基与硅基的对话”。

智韵和鸣节目。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传统文化创演《智韵和鸣》,磐石机器人乐队与灵心巧手机器人奏响国风旋律,乐聚机器人表演太极,优必选熊猫机器人与武术少年共展拳脚,“穆桂英”造型的戏曲机器人与小演员同台唱响《穆桂英挂帅》,尽显千年文脉与现代科技的“琴瑟和鸣”。

机器人与著名模特胡兵同台走秀。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淼摄
服饰走秀节目《天工霓裳》则将非遗技艺与未来设计完美融合。3D打印与手工工艺结合的定制服装,让机器人模特成为移动的“文化科技融合展”,展现具身智能在时尚领域的应用潜力。

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淼
庄严的入场仪式紧随其后。由280支队伍组成的国际代表、机器人代表和学生代表三大方阵,在会旗引领下依次入场。执旗手是本届年龄最小的参赛工程师于程程(北京四中道元校区)。
FOP科技秀环节更上演中德机器人足球对抗、百米竞速、后空翻等高能场景,9台"兵马俑机器人"与舞蹈学院的同步表演引发全场惊叹。
在裁判员与天工2.0 pro机器人共同完成赛前宣誓后,镶嵌蓝色晶体芯片的"智芯"装置被点亮,象征科技人文共生。据组委会透露,本届赛事将推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突破,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注入新动能。